2015/06/26

男孩閱讀《手斧男孩》12,13- 找出穿梭時間軸的關鍵字(12沒有希望的遊戲,13我的生存之道)

前天實在太累回家洗澡後倒頭就睡,以致沒有和兒子討論「12沒有希望的遊戲」:布萊恩嚐試做魚叉,因為太聚精會神錯過了一台掠過上方的飛機...。粉碎布萊恩對獲救的希望。

看到這裡時我和兒子都感覺到有點無聊,加上故事進展又受大打擊,正想作者如何打破僵局時,今天這段「13我的生存之道」果然作者出招了。作者讓故事在時間上做了個大躍進,直接跳到42天之後,布萊恩已學會如何在野外的生存之道,不僅會捕魚,即便遇到狼也不再驚慌,還會像隣居般向狼點頭打招呼。

接著再跳回上一段結束時飛機離去的時候,敍述他如何從絕望中蛻變成「新布萊恩」。接著再跳回現在,描述現在的布萊恩已會用半腐的木材保持火種,不過這可是做了許多嚐試累積出來的經驗,過程中犯了不少錯,因此時間又跳回過去,說明他的第一把弓差點瞎了他的眼,以及如何在試過千百遍後才領悟到水會折射,因此射魚時要對準魚的下方...。

和兒子討論時,兒子說他有點看不懂這段:為什麼一開始講現在,接著又變回過去,然後又變成現在。

為了釐清,我在空中畫了個時間軸,對他說:前面這點是現在,右手邊是過去,左手邊是未來。一開始從現在開始,接著跳到右邊的過去...

兒子伸出他的左手的五根手指頭:

食指是現在-看到狼,
跳到無名指-飛機飛走、新的布萊恩誕生,
再跳到中指-做弓、補魚。

嗯,這樣清楚多了。那小指和大姆指呢?

小指-布萊恩墜機,
大姆指-未來。

接著我問他為什麼之前看不懂,原來他不知道當文章中出現一些回溯的描述時就是在把時間點跳到過去。有時是明確的說:

從墜機到現在已過了四十七天,從重生為「新布萊恩」那天算起則是第四十二天...

有時只用了:

那天... 或是 他不會忘記...

有時直接描述過去的景況:

就是射不中...

如何回到現在?其實也很簡單,

此刻...

不過,仔細看來,時間點的跳接真的會讓讀者困惑,讀時務必留意字裡行間的關鍵字,才能隨著作者的筆在時間軸中穿梭。那些是時間點轉換的關鍵字?多讀就會有經驗了。如果不懂,那就提出來討論吧!

2015/06/23

男孩閱讀《手斧男孩》11- 讓閱讀與生活連結(11要找事做)

一開始和兒子的討論就是問書裡布萊恩遇到什麼?做什麼?幾天下來覺得如此的讀書討論是可以了解兒子讀到了什麼,但卻也很像在「考試」。

閱讀不該如此,閱讀不是考書裡的知識,或許這是基本閱讀該做到的,但這絕對不是閱讀!

看兒子有讀也好,沒讀也沒關係,讓我想到大部分的人每天早上張開眼睛,不過就是按部就班地工作,過著日複一日的生活。我們的熱情在那裡?

不說別人,我為什麼喜歡讀書?追根究柢其實是求知欲-想知道別人在做什麼?過什麼樣的生活?遇到和我一樣或不曾遭遇的問題時,他會怎麼處理。透過書,我一輩子可以擁有很多不同的人生。因為如此,讀書很有趣。

但兒子呢?大概只有對「遊戲」的熱愛可以相比擬。以我對他的了解,兒子喜歡「熟悉、掌控」進而用「各種不同方式把玩」。這些在閱讀裡面有嗎?讓我想一想。

書行至此布萊恩,有火有蛋吃了,但是為了不讓自已因為沒有人救援而感到沮喪,要一直讓自己有事可做。

雖然兒子讀《手斧男孩》不是很有勁,但也不能說沒有影響,現在在阿嬤家的電視時間時,不再只有卡通頻道,也開始停留在Discovery、國家地理頻道、動物星球的節目,因為這些知識可以幫助布萊恩在野外求生吧!

2015/06/22

男孩閱讀《手斧男孩》10- 閱讀是為了了解人(10城市小子尋蛋記)

花了一番功夫終於把沙林傑的《麥田捕手》看完,全書由26段沒有標題的敍述文章組成,說的是一個被退學的高中男生從學校回家的流浪路程,整本書出現最多的字眼就是:他媽的、天殺的、好樣的...,完全的青少年語氣。高潮出現在第22段,第22段出來後,才能理解為何主角霍爾頓為何如此憤憤不平。最後感佩作者沙林傑文字醞釀的功夫。

閱讀這本書彷彿是在讓我體會兒子看書的感覺:書裡敍述的東西有點好玩,但不致於到吸引我的程度,不過就是媽媽的命令,讀就是了。對男孩來說讀一本書最好在每一頁中就享受到逐字的樂趣,不用醞釀到最後才爆發。男孩是比較沒耐心的讀者。

這幾天都是請兒子把讀到的書的內容講給我聽,了解一下他讀到了什麼?然而這也就是很表面的閱讀-讀出字面上的意思。如何再精進他閱讀的能力?讀出字裡行間的言外之意呢?

這一段手斧男孩布萊恩,找到了繼樹莓之後的第二種食物:鱷龜蛋。兒子說他挖開湖邊沙地找到的,我問:沙地這麼大片,布萊恩怎知道要挖哪?兒子說他不知道。我請他再仔細回想一下,兒子說:應該是那個地方濕濕的。

類似這類「為什麼」問題的討論,會比「是什麼」問題的討論更有討論空間。

進一步的閱讀應該是為「了解人」,如果認同、喜歡主角,讀書的時候會開啟更多感受力,還是說閱讀時就是要「濫情」點?知識控男孩的情感投射能力比較弱嗎?
2015/06/21

男孩閱讀《手斧男孩》8,9- 8來自夢中的金色啟示,9飢渴好「火」伴

要能在野外生活,終究要火才行。第八段「來自夢中的金色啟示」因為夜晚裡一隻豪豬的入侵,布萊恩一緊張丟出手斧自衛,把豪豬嚇跑同時也在山壁上擦出火花,讓布萊恩想到如何引火。兒子指出一個錯誤:書上說豪豬在布萊恩的小腿上留下八根刺,但是在接來的敍述中他只數到布萊恩拔出七根。

剛好姐姐洗完澡一起來,便請閱書無數的姐姐拿書看看是否如此?根據我和姐姐研究的結果,布萊恩拔刺的敍述的確不是很明確,如果沒有仔細推敲「連接詞」,像是:繼續、再、又,只注意數字,就會少算一根。雖然算錯了,但也算是認真看了,下次再精進。

前兩天因為一些事睡前和兒子鬧彆扭,因而漏了一天沒有討論,像這樣的情況應該是母子常會發生的吧?

隔天我問他第九段「飢渴好『火』伴」在講什麼,兒子告訴我布萊恩如何造火,還把二十塊錢的美鈔撕成碎片拿來引火。兒子說他曾試過敲打兩顆石頭,石頭會熱熱的,而且還會聞到焦味,或許該動動手和布萊恩一樣試著造火,這樣對書中的文字描述會更有感覺。
2015/06/18

兒子國小畢業(同時也謝謝國小老師們)

幸運的兒子在國小都遇到不錯的導師。

低年級的吳老師就像我們兒時的小學老師,帶完他們這班後就要退休,因此帶班上課謹慎盡心。雖說有點保守,但讓他們了解何謂「常規」。即便在講創意的今日,常規其實還是很重要,什麼時間該做什麼,該完成什麼,能如期執行不僅是一種能力,也能讓人有安全感。

中年級的秋曇老師曾是足球國「腳」,每次見到她總是笑咪咪的,因為老師很好的脾氣與個人魅力,兒子每天上學都很開心,連帶學習也變好了,曾拿到進步奬(還是因為之前太混了?!嘻)。

高年級的張老師唸的是數學系,而且是個數學愛好者,每個星期有三天的「數作二十」-二十題數學應用題,光看懂這二十道應用題,就讓兒子的國語進步不少,常常還會有一些奇奇怪怪的有趣題目,像是:五個1如何與加、減、乘、除組合成一個等式?有時老師也會要他們動手做些勞作來驗證數學。(20141218 寫作業)

對於兒子寒暑假作業的創意,張老師其實很鼓勵,但在交作業時會先「刁」一下,像是再多點故事性,還是這裡、那裡再修一下。若是我說,兒子會說這樣就好了,但換成老師說,嘻,只好再動動腦筋照做。寒假做的繪本「樂高阿諾的探險」得到台中市高年級組第三名,讓他嚐到辛苦努力的甜頭。

除原本課程,兒子從四年級就在爸爸的期待、半被逼迫地加入合唱團。之所以這麼做,一來是因為他本身有不錯的聲音,二來是爸爸希望透過團體給他一些磨練,看看能否讓兒子比較自我、順著脾氣做事的個性,透過合唱團變成熟些。

合唱團的林老師本身熱愛音樂不僅鋼琴彈得好,也會唱愛唱,是以前姐姐低年級的導師,現在是兒子的音樂老師,所以有情有義地對他「特別照顧」。合唱團所有團員比賽前下課練習、早午修加練是常有的事,兒子得犧牲他寶貴的遊玩時間,有時沒去或練習不認真就會被老師要求寫罰單、被罵,也是常有的事。

最後畢業表演,兒子自己跟老師要求他要拉小提琴,老師也答應。結果他考完畢業考後整個放鬆,幾次練習遲到、沒到,老師最後只好對兒子說:你不用來了!

為此林老師特別打電話跟爸爸說明,我們能理解,也支持老師的處罰。最後的結果是:兒子知道這件事將會被我反覆提起,每當他虎頭蛇尾,鬆卸隨便的時候。

不好的結果但換到一個教訓算是值得的。

美術課也是兒子很喜歡的課,不只是各種畫:水彩、水墨...,還有各式手作:紙雕、模型、立體紙漿雕塑(不知該如何說?)。自然課老師也不錯。

中年級的電腦課很無聊,不知道是課程規劃或老師出了什麼差錯,竟然有一整個學期的電腦課都是在練英打,下學期則是一整個學期練中打?!
還好到了六年級,薰靜老師(恰好以前是姐姐的高年級導師)開始教Scratch,愛玩電動的兒子很開心能用Scratch自已寫遊戲,可能因為興趣所以表現好,老師派他參加「Scratch程式設計」,辛運地得到佳作。

回顧兒子的小學生活也算精彩了,謝謝許多老師的教導!

網路媒體發達的今天,或許常聽聞許多不稱職的老師,但其實我自已看到的老師絕大部分都是很盡心盡力的,無論是兒子小學六年,或是女兒小學六年加國中兩年,要對這些老師們致上無比的敬意!
2015/06/17

男孩閱讀《手斧男孩》7- 用關鍵詞濃縮故事(7甜美的生命驚奇)

昨天兒子提到「廢話」的問題,於是我問他今天這段可以濃縮成三個關鍵詞嗎?兒子說:起床、再吃、熊。

對照我自己讀的內容,覺得三個太少了,不該限制關鍵詞。所以修正一下,請他重下關鍵詞,他說:起床、腫臉、再吃、熊。

但仍覺得不對,便和他一起回顧這段內容,情景同樣是他在他的樂高小閣樓玩樂高,我躺在我的床上問問題。

聽著兒子敍述,他知道布萊恩起床後嘔吐,但他似乎把這算進起床這部分。我跟他說:每天都會起床,但不一定每天都會嘔吐,所以如果是我選我會用「嘔吐」取代「起床」。他同意。

「腫臉」指的是布萊恩湖裡喝水時看到自己的模樣。「再吃」指的是再吃東西,同樣地我也覺得這詞太平常了,一點也不關鍵。我問兒子「再吃」什麼?「吃什麼」才是重點吧?而且「樹莓」不同於之前的「嘔吐莓」,不酸又甜,是布萊恩墜機後第一次吃到,所以也不算「再吃」。

最後的「熊」,我們倆都沒異議。

最後我請兒子重下一次關鍵詞,他說:嘔吐、腫臉、樹莓、熊。

其實除布萊恩墜機外,還同時伴隨著另一個副線:布萊恩母親的外遇,聽兒子回溯故事時,發現兒子也有注意到。

今天的練習是用關鍵詞濃縮故事重點,其實可發展下一個練習:把這幾個關鍵詞串成一句話(不就是故事大意了嗎!),但因為今天兒子畢業媽媽走來走去的有點累,所以明天再說了吧。
2015/06/16

男孩閱讀《手斧男孩》6-你的廢話我的Fu(6舊世界與新生活)

「一定要這麼多廢話嗎?」

看完這一段兒子發出以上的感歎。

我問他這一段在講什麼,他說:簡單來講就是布萊恩爬上山丘,根據黃昏的太陽判斷出方位,接著找到莓果,吃了一堆莓果肚子痛。

兒子還舉例說明何謂廢話:就像我從房間走出來,這麼簡單的一件事,換成廢話就變成:

我提起我的腳,穿上由一雙用藺草做成的鞋子,鞋子因為穿得太久,四周有些地方因為脫落長出了鬚鬚,我一步一步地穿過走廊,經過了書房門口...

聽兒子賣弄著文藝腔,我覺得很好笑。不過認真想想,這的確是他真實的感覺。

以前曾給他看過兩本書:《出事的那一天》和《晴空小侍郎》。《出事的那一天》裡詳細一個小男孩遭遇朋友溺水時的心理變化,我覺得描寫得非常好,有些時候就是要能抵抗同儕壓力,與其親身經歷不幸,透過閱讀換經驗太值得了。但兒子看了,覺得還好。不知道是兒子多愁善感的部分尚未開發,還是感情戲真的不是他的菜?

不過他對《晴空小侍郎》就讚譽有加,原因是作者在書中設計了許多有趣的「咒語」,短短兩三句的押韻詩,讓他回味再三。

或許兒子或男孩們大部分都是「知識控」,閱讀時要有點新東西讓他們發現、學到,可以賣弄。
2015/06/14

男孩閱讀《手斧男孩》5-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重點(5我就是我所擁有的一切)

今天工作又弄晚餐、飯後散步,洗完澡躺在床上很不想動,兒子在上層床架變成的樂高小閣樓裡完樂高,還沒看書的我請他口述一下今天讀的內容。

兒子邊玩樂高邊給我說故事:他去湖邊喝水,但是湖邊的水有很多小蟲蟲,還好湖上有一個河狸推倒的樹,布萊恩就走在那棵樹上到湖中間喝水,湖中間的水比較乾淨。不過他喝太多了,最後又吐了很多水。

以我對他的了解,兒子對「假設」性問題似乎不太喜歡,對於看得見摸得著的比較有反應,內心感情戲的部分無論是書裡或在真實生活裡,他不會也沒有這方面的心思。因此當我問兒子如果你是布萊恩,你醒來會做什麼?他不知怎麼回答,兒子心裡的OS可能是:我又不是他我怎麼知道!?

為了讓他對布萊恩「有感」,我問他:你覺得你跟布萊恩誰比較大?

兒子思考了好一會,不知道他是在「感覺」還是在回憶書上內容,最後說:差不多大吧!(事實上,這一段裡有明確地提到布萊恩今年十三歲。兒子最後說。)

喝完水呢?布萊恩肚子餓怎麼辦?兒子說他把身上所有東西拿出來,有一些錢,有媽媽送的斧頭,手表壞了。還好有斧頭晚上若有野獸攻擊可以防身。沒有火沒辦法煮東西吃,布萊恩只能想像...

我問兒子他想到什麼吃的?

兒子很快又很有把握地告訴我:蕃茄起司漢堡、蕃茄醬薯條、濃濃的巧克力奶昔。

你看吧,男孩就是對「吃」比較有感!
2015/06/13

男孩閱讀《手斧男孩》4- 真實與想像之間

墜機的布萊恩醒了,這段講述他如何慢慢甦醒的過程。

我問兒子的第一個問題是:他醒來是什麼時候?

兒子的印象有點模糊,不確定是清晨還是傍晚,只記得好像有陽光。我說別猜了,翻書找找看吧。當他看到:

他再度轉身,陽光從水面照射過來。午後的陽光照進眼睛,讓他轉過頭去。

回答我說:哦,原來是下午。

墜機是件大事,布萊恩沒死已是十分幸運,絕不可能一下就恢復,我問兒子第二個問題:布萊恩過了多久才真正醒來?

兒子又看了一下書,邊說:「下午醒來,睡,再醒來已是黃昏,爬進矮樹叢休息再睡,清晨醒來。」

因此布萊恩花了一整夜以上的時間休息。隔天早上他受到密密麻麻的蚊蠅攻擊,還好太陽變大之後就不見了。這時他才有力氣觀察環境。

於是第三個問題就是請兒子根據布萊恩的敍述,把墜機地點的環境「畫」出來。以下便是兒子畫的草圖:
兒子用「Boo」標示布萊恩。

這張圖和你讀到的一不一樣呢?

其實也該問兒子布萊恩的傷勢如何?這關係到他之後的生存條件。另外也可以問:這段的小標題是「真實與想像之間」,作者指的「真實」與「想像」你覺得是什麼呢?
2015/06/12

男孩閱讀《手斧男孩》3- 新鮮很重要(3藍色的自由)

《手斧男孩》的第三段描述布萊恩與飛機如何墜落的過程。第二、三段其實可以合併,尤其這第三段只有短短的四頁不到。

每當書中出現大篇幅的景物敍述文,沒耐心的我總是點水似地快快跳過。不知作者是否偶會有需要「灌水」的情況,或是寫到某個自己很喜歡的點,因而沈浸其中忘了「晾」在一旁的讀者?

讀者是敏銳的,閱讀時只有和故事相關的文字才會真正進入讀者心裡。我可以接受景物敍述文,但是要「有趣」-用新鮮的形容方式,講沒有人講過的事物,引發出人意表的連結。這樣我就會買單。

前陣子天氣熱,用薄被單取代之前冬天的厚被單做被子,我問兒子蓋起來如何、會不會冷?他回答的很有意思:「我覺得我像一隻被保鮮膜包起來的雞。」

對我來說,如何操控飛機、飛機的墜落路線、如何墜落全都可以濃縮在一段裡完成。我只關心:布萊恩墜機之後如何?發生什麼事?

以上有點離題,本文主題是「男孩」閱讀不是我,所以還是回到兒子身上,問問他的意見吧:「你覺得目前這三段你最喜歡那一段?」

「第三段。」

「為什麼?」我很好奇。

「因為最短。」

唉,這倒是。
2015/06/11

男孩閱讀《手斧男孩》2- 細節的樂趣(2失去的地平線)

或許第一段的主角-小男孩、飛機駕駛心臟病發,有引起兒子興趣,因此昨晚要他讀書時,他說下午放學回來蹲廁所的時候就看完了。

昨晚的第二段,接續第一段小飛機駕駛心臟病發,講述布萊獨自一人在小飛機上如何用無線電求救,思考該如何讓小飛機降落。老實說,我覺得書的這一段有點「乾」,還不如第一段講布萊恩面對爸媽離婚、分居的心情精彩,劇情進展的速度有點慢,因此找不到什麼好和兒子討論的。勉強擠出幾個問題:

1.無線電和一般電話有什麼不同?
兒子告訴我無線電只能一邊講,講完後還要說:完畢,另一邊的人才知道你講完了。

2.我說小飛機上只有一個駕駛會不會太危險?像這樣心臟病發,不就沒救了?
兒子不知道是心不在焉,還是無言以對,表情淡然沒有回答。

3.身邊有個人「死」了你怕不怕?
兒子說駕駛一直都在那,因為心臟病發死了,又不是突然出現,突然出現才可怕。

聊著聊著,兒子說,駕駛死了其實有一個地方是比較好的:至少他不會再放臭屁了。我怎麼沒注意到這個細節?!兒子說在第一段裡,書上有說駕駛一直在放屁,臭味充滿機艙。我只注意到布萊恩與他母親的互動,完全沒注意到這個小地方,可見我只看到自己有興趣的。下次不能再質疑兒子看書不認真,或許因為想看、有興趣的地方不同。

兒子覺得在一個密閉的小飛機裡,一個老是放臭屁的人比死人更難忍受。
2015/06/10

男孩閱讀《手斧男孩》1- 啟程(1一個人的飛行之旅)

小六的兒子是個不愛看書的小孩,能靜下心來好好的把一本很多字的書看完,其實是蠻享受的一件事。這感覺只能意會,無法言傳。
即將畢業的他,我能勉強他也沒多少時間了。因此從今天開始我「請」他每天看一段《手斧男孩》。

昨晚他大概花十分鐘左右看完第一段,為了想知道他是不是真看懂了,我問他:

1.主角坐飛機要去找誰?
他說不知道。我要他再看一下,他隨手翻了一下,還是不知道。我只好幫他找到有關的那一頁,請他再讀一次。再讀一次之後,他告訴我主角要去找爸爸。

2.主角要去哪裡?
因為重讀了一次,兒子似乎看到了更多的細節,比如主角父母離婚,所以這個問題他就很順利地告訴我,他爸爸住在森林裡。

3.主角的媽媽送他什麼?
這個問題更簡單了,是送分題。兒子告訴我媽媽送他一把手斧。

這本書總共有二十段,大概一個月可以看完。兒子每天看書,我每天記錄與他的讀書討論,也算是給虎頭蛇尾的我的自我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