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14

說明書

前陣子母親來台中,正好請她教我如何用電動裁縫機,做些簡單的針線修補,沒想到來了三個學生:我、小二的女兒和幼稚園的兒子。阿嬤在時電動裁縫機都好好地運作,但阿嬤離開後便狀況頻頻。這當然和我們是生手有關,一下子線打結了、一下子針頭彎了,要換不同顏色的線時,才發現忘了問線是怎麼穿的。


還好兒子提醒我:看說明書!母子三人一邊拿著說明書、一邊研究,竟也把裁縫機給馴服了。尤其是兒子,那台裁縫機簡直是他的掌中物,從如何變換車線樣式、如何換上線,連卡線、斷針等問題都已難不倒他。看他從工具包裡找出小螺絲起子,熟練地拆解螺絲、拉出糾結的線頭,真想不到一個大班的小男孩可以做這種針線活。

其實並不是兒子天賦異稟,他會,不過是因為他看得懂說明書。

在許多玩具裡,樂高積木、變形金剛,都有說明書介紹如何組裝。折紙書更好玩,一張紙經過一個個步驟的折疊後,竟變成一隻隻的飛機、汽球、紙船…。這些經驗會讓人食髓知味,因此每遇到陌生、不會使用的物品時,兩個小朋友便直覺地想到「說明書」,但是大人卻往往不會。

記得在大學畢業前的一次聚會裡,研究所學長提到:進入研究所後,指導教授叫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某台機器上安裝一套軟體。大學成績優異的學長,熟悉各種計算機理論及演算法,但竟然從來沒有安裝軟體的經驗,只好硬著頭皮去問指導教授,指導教授只說了一句:去看Help(說明書)。原來教授也不會,大家都是看說明書的。

有些人無法按照說明書的指示操作數位相機、看懂電視時刻表,缺乏理解書面訊息能力的人被稱為「功能性文盲」。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導致這種閱讀障礙?是不曾有人教過如何閱讀說明書?還是對說明書上的圖文有恐懼感?

為此我問女兒:「什麼是說明書?」她的回答很妙:「就是教玩具怎麼玩的東西。」原來是我們少了「玩心」。「地圖」帶我們深入遠方,「食譜」教我們探索色香味,每一張說明書都是一隻鑰匙,一隻開啟新世界、學會新能力的鑰匙。
2009/04/02

板橋阿嬤來台中

我其實很怕媽來台中。

原因是媽的個性,比較封閉。不善交際的她,不懂如何與人打哈哈,面無表情的坐著,別人會以為她在擺臉色。有時太直接的批評,也常讓別人一時無法承受。媽來台中,夫家有許多人,我要小心招呼著媽,免得出狀況。

第一天大伙去大坑山河戀,我們喜歡去戶外走走,但她好像沒什麼興趣。第二天星期一下午,載她、婆婆、小嬸和兩個小朋友去梨子咖啡館,優雅的地點、精美的點心及咖啡,終於讓她及婆婆打開話匣子。第三天從婆婆那借來小型縫紉機,請她為兒子縫補褲子,兩個小朋友也在旁邊學,媽很開心可以教這兩個小傢伙一點東西。下午在婆婆家唱歌,愛唱歌的媽媽與公公、婆婆及兩個姑姑,終於所有人都賓主盡歡。

在離開的前一天晚上,忍了好久的兒子終於坳到阿媽去7-11買玩具,對媽來說,這是疼愛外孫最具體的一種表現方式,祖孫倆都很滿足。小叔的兒子看到哥哥可以買玩具,直問小嬸說:「我的三重埔媽媽什麼時候要來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