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紙箱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紙箱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9/07/18

暑假鐵人賽:針筒液壓手臂

Instructables 真是一個很棒的網站,上星期看到有人上傳了一個用紙板和針筒做的液壓手臂,馬上就找飯粒哥來動手做做看。

針筒液壓手臂/CARDBOARD Robotic Hydraulic Arm

材料如下:
  1. 紙板:厚實點的紙箱即可。
  2. 針筒:10ml的6個,可到藥局買,8元/個。
  3. 水管:吊點滴的,一樣在藥局買,18元/組。重點是要能和針筒的口徑密合,我們發現吊點滴的長度和口徑最OK。可剪成兩或三段使用。省一點剪三段買一組就夠了。
  4. 束帶:振宇五金買,35元/包。不要太細,才固定的牢。
  5. 牙籤:數隻。
  6. 保麗龍膠:黏紙板。
  7. 三秒膠:黏牙籤細小接合處。
  8. 膠帶:加強紙板邊緣。
  9. 美工刀:切割紙板。
  10. 水彩顏料。
步驟可參考 Instructables 網站的指示,或是影片。我們簡化,只做了三個關節:
  1. 裁剪紙板。還好 Instructables 網站有提供PDF模板下載,這就省了很多時間,但即便如此,裁剪還是件費工又費時的作業,還好有飯粒哥。
  2. 給紙板用膠帶包邊。
  3. 關節處穿洞,插入牙籤串連、三秒膠黏合牙籤。

  4. 測試關節是否能活動。
  5. 針筒後端也要穿洞,可用圓規針尖先鑽,再用7-11之前集點小車送的小工具。

  6. 調水彩顏料,注入針筒和水管。這可是有學問的!可看影片的順序,讓針筒及水管中不要有空氣,還有拿捏剛好的水量。
    沒計算好,飯粒哥只好把水管裡的空氣吹出來。
  7. 測試,推拉針筒是否能讓關節動作。邊做邊試很重要!
  8. 最後就是把所有元件組裝在一起。為了讓寶麗龍膠黏密合,飯粒哥拿書壓,他說:「這是書最有用的時候了!」
  9. 完成!

為什麼針筒裡要加水?

飯粒哥有所準備地問我這個問題。他告訴我:空氣比較容易被壓縮,但液體被壓縮的比例有限。所以液壓操控效果會比氣壓來得好。

不錯哦,他不說,我都沒注意到液壓特別之處耶。
2016/03/11

家的樣子- 瓦楞紙箱做成家的拼圖

可能幼稚園老師在教地圖,弟弟最近常自己找紙拿筆在上面畫他的「圈圈」地圖(四歲的他目前只會畫圈),畫完後還煞有其事向我說明:這是我們家、這是學校...
對他來說「家」、「學校」是很具體的,但畫成地圖就有點難了。空間、距離、遠近怎麼量測和表示呢?

剛好前陣子在玩紙箱,切了一堆的瓦楞紙,搬出臘筆,我們就從「家」開始吧!

我請弟弟在一個小方塊的瓦楞紙上畫我們現在所在的餐廳:他先畫一個長方形表示餐桌,再用旁邊的圓圈代表我們五個家人各自的位置。

接著是餐廳旁邊的客廳,哈!他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電視:電視的外框、右下角紅紅的電源燈。

客廳旁還有大門,上面有點像箭頭的是門把,下面有點像圓形的是鑰匙孔,這些都是他自己觀察到、不假思索就畫出來的:

「客廳再走進去是什麼?」「書房!」
「畫房裡有什麼呢?」他改用紅色蠟筆把某個邊緣塗出長長一道紅色,那就是"書櫃",用紅色因為書櫃的木頭就是暗紅色,接著是姐姐、哥哥和爸爸的書桌,也是暗紅色。然後他又拿起橘色蠟筆,在左邊畫了一個方塊:「這是我的位置!」他的桌子是小小的和室桌,但想想又在上方姐姐書桌旁補畫了一個:「我記錯了,我的位置搬來這了。」
書房對面是哥哥姐姐的房間,那三個藍色的長方形代表他睡在哥哥姐姐中間,幾個紅色區塊則是兄弟倆玩的四處散落的樂高。上方的咖啡色是衣櫃。
接下來是浴室:左邊的長方形是門、上方是淋浴間及蓮蓬頭、最下面的是洗水檯。洗水檯中的那條長線代表什麼你猜得到嗎?那是水龍頭。
另外還有阿嬤來的時候住的客房:左邊是床,右邊是衣櫃。
還有我們的房間,只記得左下角的長方形是爸爸媽媽的床,其他的忘了他是怎麼說了。
最後把這些"房間"組合在一起就是:我們的家!

透過這種bottom-up的方式,先用小紙塊畫出每個房間,再組合成家,比起直接一口氣畫出來容易操作,若有不對也很方便調整。

或可看成另一種形式的拼圖遊戲,有真實的家對照,讓腦海中抽象的空間概念透過具體的紙片操作後,更加清晰!

有時候有些感覺想法在心中,但卻不知道要怎麼清楚地描述出來,所謂的"無以名之",但透過一些模型(像這裡的紙板),就可以把原本模糊的雛形具體的呈現出來。也許可能還是有點差距,但已經比較接近了。

看弟弟解說他的畫,讓我想起《百年孤寂》的開頭是這麼說的:
世界還很新,很多東西沒有名字,要陳述必須用手去指。

透過弟弟的眼睛,我認識了一個新的世界,謝謝你的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