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30

飯粒兄弟早餐1:漢堡排

漢堡排

份量:6個
預估時間:分鐘

材料表

牛絞肉 300g
豬絞肉 100g
牛奶 40g(肉x10%)
麵包粉 40g(肉x10%)

調味料

4g(肉x1%)
黑胡椒 適量

作法

  1. 將所有材料及調味料混合,用清洗乾淨的雙手輕輕混合肉排,讓手的溫度融化油脂,同方向攪拌至「牽絲」狀,絞肉出筋。
  2. 肉排太過結實口感會不軟嫩,雙手小力來回拍打絞肉,去除裡面的空氣,至不會散開的程度即可。
  3. 捏成圓餅狀,約1~1.5公分厚度,放在保鮮膜上,可放入冷凍要吃再拿出來煎。
  4. 熱鍋後,轉小火,放入退冰肉排,蓋鍋煎至表面不黏鍋即可翻面,另一面亦是。表面要酥,最後可開鍋煎。

重點

  • 麵包粉可用吐司去邊代替。
  • 牛絞肉比較香,沒辦法牛絞肉就是有一股豬絞肉沒有的香味。也可以全用豬肉。
  • 肉要有點肥,瘦肥比,7:3或8:2。
  • 肉裡加鹽,將肉中的鹽溶蛋白溶出,經攪拌及拍打蛋白質間便會產生膠黏性。
  • 做漢堡排容易,關鍵在「煎」,要熟但不能老,保留漢堡中的肉汁,外酥內Juicy是最高境界。
    鍋剷壓肉排、過度翻面都會讓肉汁流失,一面煎至上色後再翻面,待另一面亦上色、中央凹陷處膨起,便差不多。
    太厚怕中間不熟,太薄又沒誠意。家裡如有微波爐,微波再煎會不會有幫助?

昨天飯粒弟寫週記,為了玩電玩態度隨便,看了本子我請他重騰一遍:都已經用語音輸入在平板裡,還寫錯字、漏字,分段從空兩格、空一格到沒有空格。

他知錯,但情緒壓不下來,忿忿擦掉重寫。交來,我看沒錯,才出門吃星期天的早餐。

不知是食物,還是他自己調適,回復活潑的樣子。餐點依然是他的最後來(因他每次都不客氣地點最豐盛的),看著我的雞腿堡,熱絡地要我給他咬一口。親膩,更甚平常。

稍早的要求雖然讓他不爽,但踏實地修正自己後,心裡的輕鬆,很爽。

2020/11/14

高三生國寫3:存在的負擔

有些人因個性或缺乏經驗,在面對衝突時選擇沉默。因為不戰,往往就被認為是同意、認輸了,但其實是因為他們缺乏「論述能力」。

每隔幾晚都會問兒子:「今天要不要來點『國寫』?」(學外送廣告)

最近用的參考書是《思辨式寫作12招全破解》,已討論過許多,如:科技冷漠、感情按鈕⋯⋯。兩位作文老師很認真撰寫此書,值得推薦。

今晚討論〈情意模擬題2|老年的風景〉,引文是作者之一鄧明敦老師撰寫的《喚》,健康的爺爺在跌倒後行動不便,除需忍受自身的痛,連如廁都需旁人協助,自尊和髖骨一同碎裂。

第一題,為何作者認為爺爺:「與絆倒在鐵鏈旁的孤寂相比,日後那種吊在心底沉甸甸的黑暗更無法估量。」為什麼日後的黑暗為何更大?

兒子的回答:「身體不便。」
「就這麼簡單?」
「你可以條列一下,身體不便之外,還有什麼?身體不便會引發⋯⋯?」
我請他再想深一點,考國寫當省話哥沒好處啊,認為作文就是辭藻對砌,加上現在是十一月十點多的涼夜,有睡意的高中兒子反應更差。

音痴

「再看一次引文,從文本找答案。國文寫作第一題經常是考你對文章的理解,不用想,去看,從他給你的文章裡找答案。」

「就是『身體不便』啊。」面對不擅長的國文,兒子的態度硬板板的。

「仔細看。爺爺跌倒後行動很慢,『身體不便』是第一層,文章後半段上廁所『要人幫忙』是第二層,艱難地上完廁所後跟半夜起來幫他上廁所的孫子『道謝』是第三層,最後連上廁所這種很隱私的事都要人幫忙,『沒有自尊』是第四層。」

兒子聽完佩服又投降,但更多的是氣憤:「我覺得全部都是『身體不便』,看不出那麼多層。」
「去感覺。」我只能這麼說。

「為什麼感覺不到?因為你太少觀察和體會了。這是『經驗』太少的問題。
就像你很愛聽音樂也有拉琴,音樂聽多、聽久了,就能分辨出其中的細膩處。
而我是音痴,每個音聽起來都是Do,但是只要給我兩個音,我至少可以聽出高低,再多一點就能聽出節奏。
文章多看一點,國寫練習多做一點,你一定就能慢慢看出『層次』,就像音樂聽多了,耳朵就『利』了。」

不是每個人都能寫好文,但看懂、欣賞一定可以。

輕與重

第二題,引用米蘭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負擔愈沉重,我們的生命就愈貼近地面⋯⋯,相反的,完全沒有負擔會讓人的存在變得比空氣還輕。」以「存在的負擔」為題,描述你的經驗或觀察,抒發感受到的體會。

第一題就答的很弱的兒子,這一題更傻眼,「存在的負擔」這個題目像空氣一樣完全無法捉摸,他生氣地質疑:「我一個高中生,目前為止的人生都在上學讀書,那有什麼存在的負擔?如果有,頂多就是唸書、考試,有什麼好寫的?」

「的確,高中生經驗不多,但你不一定只能寫自己,也可以寫別人,引文不就是寫作者的爺爺嗎?」但,如上題所提,兒子頭腦簡單,觀察感性的眼還沒長出來。
「像這種題目,一定是過得痛苦的人寫得比較好。我的生活太幸福。」兒子說。
「沒錯!」我瞪了瞪他。

米蘭昆德拉的「負擔愈沉重,我們的生命就愈貼近地面」,讓我想到最近台大三日內連續兩起的學生自殺,一個跳樓、一個上吊。

「好,就來討論成績。你覺得台大那兩個學生為什麼要自殺?」

「通常是功課好的人會有這個問題。」兒子說:「功課不好的人,每天就打Game、打球,很快樂,沒有煩惱。」

「所以同樣的問題,因為人主觀的觀感不同,結果就差很多。」我們前兩天討論的〈情感按鈕〉那題,不就提到:主觀認知決定人對事物的感受。如果把失戀解讀為失敗,失戀就是負面的被遺棄、浪費時間,如果把失戀解讀為學習,那就是正面的成長、認識自己。

「什麼可以看輕?又什麼應該看重?」我提議也可從主觀認知這角度來寫。

國寫到底有什麼用?

被這個題目逼急了,兒子又開始抱怨:「國寫到底有什麼用?作文不就是為了考試。」

不,我完全不這麼認為!

我對兒子說:「國寫其實是在考你思考的能力、深度。
比如這個題目『存在的負擔』,其實是問你對人生的看法,你的存在是為了什麼?你又願意為什麼扛起負擔?」

「像這樣的問題應該你每天都會面對,你有想過嗎?
讀書是為了什麼?想考好成績是為了什麼?
想唸哪個大學、哪個科系又是為什麼?」

「作文不是為了考試,寫作時間90分鐘,其實是整理你平常觀察、思考的結果,把你到目前為止的人生,準備的東西反應在這幾百個字裡。」

論述能力

不喜歡兒子抗拒文字(其實是他不愛看書)的態度,我有點咄咄逼人地說了一頓。兒子像挨了悶棍,不再憤憤。不知道他是因為服氣而沉默,還是因為不知道如何反駁而無言。

記得在《成為他自己:全人,給未來世代的教育烏托邦》中讀到,有些小孩因個性或缺乏經驗比較沒有和人討論吵架的能力,在面對衝突時選擇沉默。因為不戰,往往就被認為是同意、認輸了,但其實是因為他們缺乏「論述能力」。

經我一番說明指責,以身為他媽對他的了解,兒子對國寫的敵意軟化了點,不再那麼排斥。但更希望他能沉潛一下想法,養精蓄銳一下他的論述能力,改日再與我戰。

國寫不是比誰能堆砌美麗修辭,是思想。

2020/11/05

黑糖桂圓饅頭

黑糖桂圓饅頭

份量:6個(每個約飯碗大小)

預估時間:2-3小時

材料表

  1. 水手牌特級粉心粉(中筋) 400g
  2. 日正速發酵母粉 4g(麵粉的1/100)
  3. 過濾水/軟水 200g(麵粉的1/2,視狀況增添)
  4. 統一生機原味黑糖粉 40g(甜度視各人口味調整)
  5. 桂圓/龍眼乾 40g(隨意,取其風味)

作法

  1. 黑糖水:水加熱至38度左右,加入黑糖溶解。
  2. 揉麵(如有麵包機可把所有材料混合,用烏龍麵行程揉麵。)
    攪拌盆裡放麵粉、酵母,麵粉中間弄個洞,把黑糖水慢慢倒進去,用筷子攪到看不到水時用手揉。
    黏手沒關係,把旁邊的麵糰折進去,用手掌根部肉最多的地方往下按。
    最後三光:麵光、盆光、手光,手乾淨、盆乾淨、麵糰表面光滑就揉好了。
  3. 揉成長條,切成六段,一個個放在烘焙紙上。
  4. 發麵
    放入電鍋中,插電、不按鍵、不放水,透過保溫功能發麵1-2小時,當體積發到原來的1.5-2倍,手指按下去很軟不回彈就可以了。

  5. 電鍋外鍋一杯水。

重點

  • 發麵是關鍵,只要發起來大概就成功了。速發酵母便宜、容易取得、好操作,而且成功率高。
  • 黑糖也可用白糖代替。

甜鹹皆可

這是小姑姑教我的作法,也是我知道最簡單的饅頭作法。白饅頭材料只要四種:中筋麵粉、酵母、鹽、水,想吃甜的加紅糖或龍眼,或者也可以加蔥花做成鹹的花捲。基本上只要學會怎麼做紅糖饅頭,就可以自由發揮做出各式麵點,甚至換個形狀,把料包在裡面就成了包子。

只有成功沒有失敗

花了時間、材料,發不起來的麵糰讓人沮喪。如果覺得丟了可惜,加了糖的可以拿去炸成甜甜圈,鹹的捏一捏是麵疙瘩、用刀切是刀削麵。切切炸炸的,把麵發不起來的氣出出也好!

龍眼乾

龍眼乾就是桂圓,開始做饅頭後才想到夏天滯銷的龍眼可以曬成龍眼乾。明年夏天要記得。

剝龍眼請孩子幫忙,好處是他有參與感,缺點是邊剝邊吃,龍眼用量增加外,還可能摻雜了他的口水。

2020/11/03

閱讀履歷表 - 南美英的《晨讀十分鐘》

南美英是韓國閱讀教育開發院院長,使命感強烈作者寫的書讀來總有一絲急切感,讓我想起「急功近利」,然這沒有不好的意思,而是反應她有多麼想把理想傳達他人。比如:

  • 快而多是消遣性的閱讀形式。能夠使孩子成長的閱讀才是更高層次的正確閱讀。(策略6 別滿足於「閱讀量」,培養「閱讀力」才是關鍵)
  • 為孩子朗讀一些稍高於他們水準的書。⋯⋯,一邊唸書一邊回答他們的問題,這過程是非常好的閱讀指導方法。⋯⋯,逐漸累積詞庫,孩子的閱讀水準也隨之提高。(策略8 透過閱讀,培養孩子專注力)
但也有溫柔的一面:
  • 孩子喜歡的不是書的內容,而是父母的關心。(策略8 透過閱讀,培養孩子專注力)

讀的是2007年的第一版,對照2018年的新版,編輯重新整理標題。我猜第一版是直譯,11年後的新版各段標題比較切合內容。如 策略6 從:<不要下「我的孩子喜歡書」的結論>,變成:<別滿足於「閱讀量」,培養「閱讀力」才是關鍵>,的確比較吸引人。

閱讀履歷表

這是我覺得本書最重要的部分。想讓小讀者喜歡閱讀,首要任務就是研究一下他的閱讀履歷。

作者認為如吃藥前要先接受診斷,研究小讀者所看書籍的數量、種類,閱讀態度是粗略還是仔細,性格是開朗還是安靜等等。透過履歷表可以看到一個人的過去,閱讀履歷表可以知道他讀過什麼書、用什麼方法閱讀,也可看出他想法、價值觀以及夢想,展現了小讀者的精神內容,也是接下來為他擬定閱讀策略時很好的導引。

閱讀履歷表製作方法(策略1 製作閱讀履歷表)

找個安靜的時間,讓孩子獨自列出曾經閱讀過的書。作者強調,要「獨自」,任何人在旁邊發表意見將無法得到正確結果。
  1. 讓孩子把目前為止讀過的書籍書名寫在紙上
  2. 書名旁註明主角的名字
  3. 主角旁用一句話歸納出該書的主要內容

檢視閱讀履歷

  1. 本數/閱讀態度
    履歷表上所列的是孩子記住的。如果之前讀過但是寫不出書名,表示當時看得比較粗略,也就是用眼讀但沒有用心讀。
  2. 書的種類/價值觀
    名人傳記、世界名著、歷史、魔幻、暴力等等,出現最多的種類主導著孩子的精神和價值觀。
  3. 閱讀精細度/閱讀態度
    能否寫出書名、主角和内容,如果都寫出說明這是個用心閱讀的孩子,完成度愈低表示看書很粗略。

判斷孩子的閱讀能力

基本上,我覺得以下幾個是比較客觀可行的判斷方式:
  • 詞彙量:可以使用詞彙的量和質決定人的思考體系是閱讀理解能力的鑰匙。
  • 句子的理解:閱讀的基礎技能,詞彙是它的根本。
  • 摘要:把長文壓縮成短文的能力,不攙雜個人的想法。
  • 分析思考:透過部分看整體的能力。
  • 邏輯思考:有次序地理解事物。

有趣的看法

策略24 從「味道好」的書開始

作者說閱讀如同吃飯,味道不好,營養再多孩子不喜歡吃也是沒輒。尤其在閱讀初期,和「營養」相比,她更注重「味道」。

看到作者提到有些書單很沒品味:「會不會是為了讓人討厭書才列出這些書呀?」我忍不住想笑。

「味道好」的書:

  • 沒有過多冷僻詞彙的書。
  • 沒有過分強調教訓和道德的書。
  • 封面和插圖漂亮的書。
  • 不是過分厚重的書。
  • 不是說教而是像朋友講故事一樣的書。
  • 讀後能使人感覺有益於成長的書。

策略30 主角有魅力的書

具有魅力的人物對我們的人生會產生明顯的影響。偉大作品有一個重要的共同點,就是有一個與眾不同的主角,他有鮮明的個性、與眾不同的容貌,能清晰地印在讀者的腦海中,這樣的主角閱讀起來十分有趣:

  • 《湯姆歷險記》的主角孤兒湯姆是個淘氣的男孩
  • 《紅髮安妮》中的主角安妮有紅頭髮。
像長襪皮皮、孫悟空、瑪蒂達也都是很有個性的主角。

策略43 以 平靜 感性的心情閱讀

我覺得用「感性」更切題,因為作者說「知識是透過感性發生的。」沒有感性做媒介,書的內容就不能被讀者理解。

我想最好的例子就是品德教育,直接講真的很讓人打哈欠。什麼都不用說,讀讀傳記,看看別人如何面對生活、面對挫折,很有趣,也很熱血,回看自己便會覺得一點都不孤單。

策略44 遇到不懂的詞慢慢推敲

選擇生詞量在20~30%的書,一邊猜測一邊閱讀也頗有樂趣。生詞就像小階梯,可以引導我們一步步爬上更高的地方。

策略46 像畫家一樣閱讀

閱讀時有畫面,不僅有趣,也比較不容易遺忘。

男孩的閱讀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