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小學生筆記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小學生筆記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4/02/15

開學的前一晚



2022/10/12

請 Google Lens 看看你的字

字好不好看是天生的嗎?

應該吧,字和人一樣,都有自己的樣子。

不可能大家都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帥哥美女,是對自己字不好看的藉口和解釋。

字好不好看是天生的嗎?

部分是,但不是的那部分就該好好寫,讓字展現出自己的樣子。

不要求字寫漂亮,但男孩的字實在是亂,不「好看」,這樣的筆記怎會想讀?怎麼讀?

吳培基先生「字醜很糗? 3 招練出漂亮手寫字 」:

  1. 橫豎均間:等距間隔
  2. 緊縮伸展:展露頭角站穩腳步
  3. 穿插避讓:緊緊相依往外發展

最簡單、明白,男孩看了之後,他也能抓到要領。

興致一來,他還自己在 Procreate 裡自製字帖,自寫、自評:

但最有趣的是請 Google Lens 識別一下,看他自己的字 AI 看不看得懂?

沒想到還認得出來,他和我都很意外。不過看得出來,不代表看得「對」,比較一下,他自己就知道,字寫不好看是有關係的。

「寫」這個動作

仔細觀察男孩寫字,有幾個問題。

坐正、挺腰。

椅子、筆、紙放在正確的位置上,坐正了才好寫字。尤其要把腰打直,腰打直帶動挺胸,眼睛和紙筆的距離也拉開了,才不會近視、斜視。

慢寫。

基本上只要慢慢寫都好看,但他只想衝著把它結束。不是寫字,是「畫」字。

筆順。

還記得一開始小孩寫 ABC 時,不是相反就是巔倒,尤其常把 b、d 搞混,因為一開始他們把字看成「圖形」,正三角形、倒三角形都是三角形。但字不是。

可能是他也用畫圖的方法寫字,認為寫字不過就是描出那個字形,因此完全沒有注意到筆順。但寫字和畫圖不同,筆順對了,比較好對稱、留空間,結構對了,字便好看很多。

不用記筆順1、2、3、4,基本上就是:橫、豎、撇、捺。

但「繩」字的筆順,我也不會,要我寫也是用畫的,還有那個「龜」超難的。 萌典 有動畫展示筆順,可以去查查。

不喜歡男孩字醜,不是因為不漂亮,是因為那字寫的很隨便。希望他把字寫整齊,整齊就好看。寫下的字不是交待用的,筆記裡的內容是之後要看的,字寫那麼亂、那麼隨便,怎麼看,看的時候心情都變差了。

而字,也像人,每個人的字應該都有它的樣子,那個樣子不是天生的(亂),好好寫字,久了,它就會有你的樣子。




2022/10/11

一切都需要感情做基礎

爸爸讓小五男孩買 Switch 遊戲片《ZELDA無雙 災厄啟示錄》做為生日禮物,雙十連假這幾天,他也老實不客氣地每天都玩三個小時來慶祝,為了保護他的眼睛,總是要出去走走平衡一下。昨晚風涼,散步考察南屯幾條熱鬧路上有什好吃的小店。

正當此時也是公婆遊玩回來的時間,我們唸著什麼時候打電話問他們需不需要開車去接,擔心沒辦法好好吃飯的男孩問:為什麼要去接阿公阿媽?

「如果是你,我們也會去接你。」

他雖然理解,但他剛才問話的語氣,表示他和阿公阿媽好疏遠啊。仔細想想,他們祖孫間還真的沒什麼感情。


大他十歲左右的哥哥姐姐,年幼時光真的都在阿媽家過的,和阿公阿媽的相處時間多,放學回來本該寫功課,但阿公阿媽一定是先招呼他們吃水果、吃零食,再不然午後行動攤販的廣播喇叭也會招呼:枝阿冰、蚵仔麵線、肉圓,祖孫相偕出門買點心,小販沒來還有家附近的黃昏市場的肉包、水煎包、甜甜圈。

祖孫的感情,是這樣一點一點、一天一天地堆疊起來。

但慢了十年才來的男孩,哥哥姐姐都大了,回阿媽家的時間少了,也不和阿公阿媽看《戲說台灣》,上二樓看他的網路電視 YouTuber,祖孫的時間、空間都不再相疊,看到精彩,連阿公阿媽招呼吃東西都說不用。

因此假日還要去接送阿公阿媽,沒有感情基礎,便成了一件多餘的差事。


最近熱中做筆記,拉男孩一起玩《用圖解來思考》,作者說圖不外乎四種:表達變化、表達結構、表達關係和象形會意。

我們拿國語課文來練習,討論每課課文適用那種圖,再整理出來:

𨌺林 第六課 《書信》

𨌺林 第四課 《與山為鄰》

𨌺林 第五課 《我的隱身術》

(除了字不太好看)我們都還滿意一起圖解課文的結果,還有過程。


男孩願意被我要求一起做作業的時間是有限的,若超過一個量,我和他都要抓狂。在這有限的時間內,做什麼?

寫測驗卷,或許對熟悉考試很有用,但訓練應試技巧、背答案實在有點無趣。像這樣圖解課文對他和我來說都很新鮮,用不一樣的方式來理解課文,找出它的結構,有趣!

做完後,我想到並建議他:下次寫短文時,你要不要也先想想這四種表達方式-變化、組成結構、關係、抽象會意,先圖解畫一下大綱再來寫?他覺得不錯,下次可以試試。

圖解,不僅可用來理解國語課文,也可以用在作文上,這是做完課文分析後的意外收獲。

玩「圖解」,要把課文看過、再看過,找結構、挑關鍵字,這是在「培養感情」。感情好了之後,自然便會有整理出來的東西。

雖然參考書就是整理出來的結果,而且可能整理得更多、更好,但沒有經歷整理的「過程」,直接跳讀結果,我會食不下嚥。就像直接吞維他命丸最有效率、A到Z什麼營養都有了,但是一點都不好吃。還是吃真正的食物比較美味,好消化。

男孩常常寫錯字,想辦法增強他對字形、字音、字義的認識,但找到的書都是匯整型的參考書,打開一看再怎麼有學習動機的人都想睡了。

許暉寫、麥田出版《這個詞,原來是這個意思》和陳麗雲老師寫、小兵出版的《不再寫錯字》,還好有這兩本好讀,如介紹所說:帶你重返語文的歷史現場,看這則詞條當初如何誕生,既長見識又長知識,再也不會誤用、錯用和濫用中文。

好好地說,踏實地學,一切都需要感情做基礎,人和人之間如此,學習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