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食譜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食譜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4/01/25

孩子的Party 食物:鍋貼


材料:
  1. 一斤豬絞肉
  2. 半顆蓬鬆的高麗菜
  3. 半斤水餃皮(如果有分大小片,買大的)
  4. 少許薑
調味料:
  1. 醬油
  2. 麻油
  3. 白胡椒粉
作法:
  1. 洗淨放乾半顆高麗菜。
  2. 豬絞肉拌入兩克鹽、兩小匙醬油、一小匙麻油,些許白胡椒粉、切細碎的薑提味去膩,邊拌邊加入半杯水(90ml)。拌好,讓它放一下把水份及味道吸進去。
  3. 高麗菜切細絲再切碎,灑一匙鹽,抓拌一下出水變軟後比較容易和絞肉結合。
  4. 大桌子鋪上報紙,擺兩個大鐵盤、一小盆水、打開水餃皮,包鍋貼。和密封水餃不同,鍋貼兩邊要留開口,好讓熱氣進入蒸熟內餡。
煎鍋貼:
  1. 開火熱鍋,倒入些許油,放入鍋貼排好,鍋貼的「貼」其實是先煎再悶。
  2. 底部煎酥之後,再加約餃子1/3高的水,蓋鍋,煮蒸並行等餃子熟。
  3. 約兩三分鐘,等鍋裡水乾了,用煎鏟試試是否能鏟起鍋貼。感覺有點像在剝貼紙。倒扣在盤子裡就是香脆的鍋貼了!

假日下午,男孩常去堂弟家找他「玩」。兩個男孩能玩什麼?當然是電玩,Switch、Roblox、Minecraft、Free Fire。堂弟家只有一個小孩,兒子是哥哥姐姐都不住家裡了,差兩歲的兩個男孩正好彼此作伴,不然我就算有時間也沒辦法玩射擊遊戲或賽車,年紀相近的兩個男生需要的,就像他們的笑點,彼此能懂。

這週日傍晚,小叔一家大人各有活動問我們可否寄放兒子?當然。平常都是兒子去打擾,偶爾也要換他來家裡玩玩。可我們家不像小叔家是透天厝,活動空間大可以跳繩什麼的,既然要來晚餐,就來包鍋貼吧!

很多事情其實沒想像中的麻煩,只要你做了幾次鍋貼後就會發現。

去市場採買:一斤豬絞肉、半顆蓬鬆的高麗菜,和半斤水餃皮(如果有分大小片,買大的)。

拌入兩克鹽、兩小匙醬油、一小匙麻油,些許白胡椒粉、切細碎的薑提味去膩,邊拌邊加入半杯水(90ml),口感比較水嫰外,煎鍋貼時內餡的水被加熱成水蒸氣正好可以幫助蒸熟餃皮,被蒸熟的餃皮不僅有視覺上的透明感,軟的口感對比底部用煎的酥脆感,只能說:美味!

鍋貼還沒煎,拌豬肉餡時麻油、醬油、白胡椒和薑飄散出來味道,已經讓我聽到有人的肚子咕咕叫。

豬肉餡拌好,讓它放一下把水份及味道吸進去。接著來處理洗淨放乾的半顆高麗菜,切細絲再切碎,灑一匙鹽,抓拌一下出水變軟後比較容易和絞肉結合。餡料鬆散不好包。

肉餡拌好,大桌子鋪上報紙,擺兩個大鐵盤、一小盆水、一袋水餃皮,把兩個玩遊戲的男孩叫去洗水:準備包鍋貼囉!

接著開火熱鍋,倒入些許油,放入鍋貼排好,鍋貼的「貼」其實是先煎再悶,底部煎酥之後,再加約餃子1/3高的水,蓋鍋,煮蒸並行等餃子熟。和密封的水餃不同,鍋貼的兩邊要留開口,好讓熱氣進入蒸熟內餡。

約等個兩三分鐘,等鍋裡水乾了,用煎鏟試試是否能鏟起鍋貼。感覺有點像在剝貼紙。倒扣在盤子裡就是香脆的鍋貼了!

包鍋貼不難,小孩也可以。煎鍋貼不費時也不麻煩,只是家裡普通的炒菜鍋一鍋最多只能煎十二個。反正鍋貼也要趁熱,所以最好就是邊包邊煎邊吃。吃了想再吃就再包,自己包自己吃,想吃多少就包多少。

也適合大人,邊聊邊煎邊吃。煮一鍋味噌或是酸辣湯,就放爐上,小火保溫,吃了鍋貼隨時可以盛碗熱湯喝。吃不下,剩下的餡料就包成水餃,冷凍。


2022/11/30

蔥油拌麵


蔥油拌麵、腳白筍,和一顆貢丸😃
婆婆分我人家給她的一大把蔥
蔥要趁鮮吃
吃不完那就用油煨一下吧
做成蔥油

今天天氣驟冷
煮一把麵線
一樣是婆婆給的,土地公前拜過的

在碗底倒進蔥油 
一小匙鹽、一小匙白胡椒粉
燙好的麵線趁熱淋上去
拌一拌
就是一碗香噴噴的蔥油麵
2021/02/09

2021寒假記實12:客家鹹粿

過年公公都會要求婆婆準備鹹粿。

最早,婆婆會買糯米,請人磨成糯米漿,拿回家後放入粿袋,將粿袋在一個長椅上綁緊,得費上一整夜才能把水擠乾,隔天再出動家中所有男丁,用力揉粿製作鹹粿。

這製程實在麻煩又費時,近幾年,婆婆直接到市場買鹹粿回來過年。

今年我開始熱中做菜,開口請婆婆教我怎麼做、主動要求讓我來做,婆婆體貼地說有人告訴她,做粿不用自己ㄟ,糯米粉加水就可以做粿,方便省事多了。

做粿最難的一段解決後,炒料就簡單了,根據婆婆口述的祖傳配方試做一次,經大家鑑定,口感和從頭手揉差不多,於是今年的鹹粿就這麼辦了。

網路上尋找鹹粿製法時,有人提到鹹甜粿也是婆婆傳下來的過年經典:這是一家人的「情感密碼」。我覺得除了味道,更重要的是那繁複、大家一起來的儀式感。

婆婆好心告訴我用糯米粉省下ㄟ粿的麻煩,我用麵包機揉粿,取代了一家大小捲起袖子、擠在圓圓大竹篩旁的熱鬧。姑且不論味道口感一不一樣,但情感上真的不一樣了。

方便可以省時,但若連情感交融都省了好可惜。一件事值得做,就值得為它花時間,我這麼認為。

婆婆說她老了,我覺得不是身體,是心老了。而我,自認還年輕,還有力氣享受甜蜜的「麻煩」。

我們家的客家鹹粿

份量:約 15x15x5 公分大小
預估時間:60分鐘

材料表

    • 豬絞肉 150g
    • 乾香菇 數朵
    • 冬蝦/蝦米 20g
    • 油蔥酥 10g
  • 粿體
    • 日正糯米粉 1包/500g
    • 水(與粉 1:1) 500g

調味料

  • 鹽 適量
  • 醬油 適量(上色用)

準備

  1. 乾香菇沖洗乾淨,泡水。
  2. 冬蝦或蝦米洗淨,放乾。
  3. 香菇切絲。
  4. 冬蝦或蝦米切碎。

作法

  1. 炒料:把料炒香是鹹粿的關鍵,急不得,火不要太大,慢慢炒就會香。
    • 熱鍋後,放些微油,下絞肉,炒至肉白。
    • 把肉中間撥空,放入切碎的冬蝦或蝦米,用絞肉炒出的豬油,小火煸到有點咖啡色。
      小火可以把蝦米的腥煸掉,之後就是香了。但要注意火不能太大,會燒焦。
    • 再下香菇,一樣煸到有點咖啡色。
    • 下油蔥酥,拌炒。
    • 下醬油,讓絞肉上色。
    • 試味道,鹹一點,之後和粿一起吃才不至於無味。
      在此用鹽取代醬油,避免顏色太深,而且鹽的鹹也和醬油不太一樣。
  2. 粿體
    • 日正糯米粉放入揉麵盆,用筷子邊加水邊攪拌,將水與粉拌勻。
    • 再加入炒好的料,拌勻。
    • 可放入麵包機揉麵,或用手揉至粿狀。
  3. 蒸粿
    • 取適當大小容器,倒點油,塗抺於容器內,防止黏粿。
    • 把粿倒入容器。抺平。
    • 放進電鍋,外鍋放兩杯水蒸。
    • 蒸好,放涼後用果醬刀的平匙刮一下周圍,倒扣後即可倒出。
  4. 煎粿
    • 粿冰過後再切片,才不黏刀。
    • 打顆蛋。
    • 熱鍋後下油,讓切後的粿裹蛋汁下去煎。

2020/12/18

飯粒兄弟的早餐13: 蘿蔔關東煮, 疼某菜vs打某菜

蘿蔔關東煮

份量:4人
預估時間:30分鐘

材料表

  1. 白蘿蔔 300g/1條
  2. 紅蘿蔔 300g/1條
  3. 排骨 100g
  4. 肉丸子,小玉米,豆腐,新鮮菇類,昆布...

調味料

烹大師 數小匙
鹽 適量

準備

  1. 紅白蘿蔔去皮,切厚2cm大塊。
  2. 排骨洗淨,滾水燙5分鐘。
  3. 其他食材洗淨備用。

作法

  1. 在鍋中加入可淹過紅白蘿蔔的水,煮沸。
  2. 把排骨和蘿蔔放入中小火熬煮約20分鐘,或試吃蘿蔔口感至你喜歡的軟度。
  3. 最後放入其他較不耐煮的食材,至再次煮沸。
  4. 加烹大師、鹽調味,完成。

相較於肉,我更喜歡蔬果。

忘了在哪裡看到,有人說:只有蔬果才能展現四時的節奏感,肉食難以體會季節性。想想兩種食材的生產方式,便知這話不無道理。

中醫依節氣提出:春吃芽,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充滿生命力的春天,我們吃芽-蔥、韭;夏天熱,老天賞我們清涼的西瓜;秋天豐收甜美的柑橘柚柿;在低調沈潛的冬天,熊躲進洞裡冬眠,植物則把能量藏到地下的根,像是蘿蔔、蕃薯。

古諺也說:正月蔥,二月韭, 三月莧,四月蕹,五月匏,六月瓜,七月筍,八月芋,九芥藍,十芹菜,十一蒜,十二白。這「十二白」指的就是白蘿蔔啊!

這鍋冬天的食材有個好處,皮削好沖一下就好,不像夏天的葉菜洗起來那麼麻煩、費水,莫非是老天疼愛煮菜的人,怕我們天冷洗菜凍了手?

如果說蘿蔔是「疼 某/老婆 菜」,婆婆告訴我同樣在冬天的茼蒿則是不折不扣的「打某菜」,一來它是葉菜,要大量、多次地用水清洗,天氣冷的時候真的會邊洗邊流鼻涕,再來明明買回來一大包,但是下鍋煮後只剩一小盤,老公一看縮水這麼多,懷疑老婆偷攢買菜錢到私房口袋,生氣起來揍老婆!



2020/12/17

飯粒兄弟的早餐12: 滷豬尾巴, 淡鹽水去肉腥

滷豬尾巴

份量:看吃的人
預估時間:60分鐘以上

材料表

  1. 豬尾 約300g

調味料

龜甲萬甘醇醬油 水量的 1/5
紹興酒 醬油的 1/4
二砂糖 適量 
薑 數片
蒜頭 1~2顆
八角 1粒

準備

  1. 豬尾洗淨,浸泡3%鹽水30分鐘。

作法

  1. 在鍋中加入可淹過豬尾的水,相對比例的醬油、紹興酒、糖、薑片、蒜頭、八角,煮沸。
  2. 試試味道,調整至稍鹹點,接著放入清洗過的豬尾,轉中小火蓋鍋煮約60分鐘,或是你喜歡的Q度。

來婆家之後才吃過豬尾巴。據婆婆說,先生從小時候就愛吃滷豬尾。星期天買排骨,看到攤上整齊地放著四條豬尾巴,豬老闆看到我盯著看的眼神,話都沒說,就把它們全部和排骨一起打包。

沒煮過豬尾巴,但憑著吃過滷豬尾,就當滷肉處理。在飯粒弟寫作業的下午滷了一個小時,最終請他試吃,啃著豬尾的他沒法開口,只能舉大姆指示意!

淡鹽水去肉腥

豬尾巴好吃,但有些骨頭的部分會微微聞到一點豬味,上次用冷水小火「跑活水」處理冷凍雞肉,雖然沒了腥味,但也流失了肉鮮味。這次再找,找到泡1%鹽水的去腥法,利用滲透壓原理,去除腥味(WOF, warmed-over flavor)的血水和淋巴液,下次來試試。

冷凍肉解凍後食之無味?試試用「薄鹽水」留住鮮味!

2020/12/16

飯粒兄弟的早餐11: 菜脯蛋飯糰,曬蘿蔔乾真是件浪漫到不行的事!

 

菜脯蛋

份量:3人份
預估時間:20分鐘

材料表

  1. 菜脯 100g
  2. 蛋 2顆

調味料

糖 適量

準備

  1. 菜脯沖洗後泡水十分鐘、瀝乾,試吃一點看它的鹹度,以決定等一會要不要放鹽、放多少糖。
  2. 兩顆蛋拌成蛋液。

作法

  1. 炒菜脯:炒菜鍋用一些豬油小火把菜脯炒乾、炒香。加些糖炒,菜脯比較不會死鹹。加些白胡椒,味道更好。菜脯炒好盛起備用。
  2. 煎蛋:炒菜鍋洗淨,中火燒乾,下油潤鍋,下蛋液,聞蛋香時把菜脯平均舖灑其上。接著試試看底層的蛋是否乾了?乾了把它翻面,等另一面也煎香、煎乾了便可起鍋。完成。

星期三哥哥要升旗,提早七點半前到校,所以星期三的早餐要打包到學校吃。這樣也好,讓我嚐試準備可以外帶的早餐。

菜脯蛋算是很有台灣味的一道菜。以前都把菜脯和蛋拌在一起煎,看了陳靜宜在《臺味》一書中欣葉台菜師傅的做法才知道:菜脯要先加點糖炒過,才不會死鹹、才香。事實上前置作業就要一星期:買整條菜脯回來,洗乾淨擦乾,用紅糖醃漬一個星期。如此,我不過才多一道炒菜脯的程序,算什麼麻煩!

如果以為先炒菜脯就是所謂的經典菜脯蛋做法,那就錯了,在《徐仲說食話》的 Podcast 中提到,有人說記憶中的菜脯蛋,蛋和菜脯要分開炒,而且蛋只有一些些,大部分都是菜脯,是真正的「菜脯」蛋,因為小時候——窮,而蛋稀有且珍貴。如今的菜脯蛋對他來說都太豪華了。

另外 Podcast 中也提到菜脯醃漬分兩種,乾式及溼式,也就是並非所有都是蘿蔔「乾」,有一種「珍珠脯」的口感就是比較軟脆的。《徐仲的飲食文化研究》對為何是「蘿蔔」乾也提出解釋:蘿蔔有十字花科特有的蘿蔔硫素(sulforaphane)能殺菌,但粗蛋白、粗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有利黴菌滋長的營養素卻偏低。因此只要降低水分、提供不易腐敗的環境便能醃漬。

他認為好吃的菜脯會有一股風味,來自一種由酵素作用產生的化合物:4-methylthio-3-butenyl isothiocyanate,看製作者對醃漬發酵過程的控制功力,也就是日曝強度和發酵環境。

透過科學分析能知道蘿蔔乾風味的關鍵,但天候卻是一個可敬又可愛的變數。就算人可以打造一個恆溫恆溼的醃製環境,但是用天然方式醃製的蘿蔔,因為日照溫度溼度會隨太陽升起落下、時有時無的風吹拂而遞增遞減,那段時間太陽風雲的足跡就這樣刻在蘿蔔乾裡。說到這,深深覺得曬蘿蔔乾真是件浪漫到不行的事!

今年2020/12月台中是台灣日照數第二高的縣市,是不是該來曬曬蘿蔔乾,才不浪費老天給的陽光?

宜蘭12月1日至今總日照時數只有1.3小時,台南則有75.4小時,兩者差了58倍。(來自「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臉書粉專)


參考:






2020/12/15

飯粒兄弟的早餐10: 味噌什錦麵之怕熱的味噌

 

味噌什錦麵

份量:2人份
預估時間:20分鐘

材料表

  1. 營養麵條 1把
  2. 蛋 1顆
  3. 五花肉片 數片(加些鹽或醬油抓醃備用)
  4. 山蘇、蛤蠣(有什麼、喜歡什麼加什麼)

調味料

味噌 1大匙(水的1/6,看你的喜歡)
鹽 適量
烹大師 適量

作法

  1. 煮麵條:取一大鍋,加入可讓麵條自由伸展的水量,水沸後下麵條,至麵條變胖,可取麵條切斷,切面中心看不到白白的,就是全熟了。
  2. 煮什錦料:在煮麵條的同時,取一小鍋,加入想像之後讓麵條泡在其中的水量,水沸後,放蛋待外層凝固,再下山蘇、蛤蠣、肉片至煮沸。
  3. 融味噌:小鍋融入味噌,再次小滾即關火。
  4. 調味:不夠鹹加鹽(鹹點因為還要加麵條),如果只有鹹就加點烹大師的甘甜味。
  5. 最後撈起煮熟麵條加入,完成。

味噌不要煮

你怎麼調味噌?絕對不是直接一坨放進去。

以前會先把味噌放在碗裡,再舀些鍋裡溫水,用湯匙慢慢攪開,但一用力不小心把碗壓歪,水常因此倒出來。後來看《深夜食堂》刀疤老闆用湯匙挖味噌,放進漏勺、再放進湯裡攪攪壓壓,不一會味噌便全融了,又快又利落。

味噌是發酵品含豐富酵素,大火煮會流失營養、味道變苦,稍微煮滾殺菌就好。

和婆婆一起看緯來日本台時,日本人說最後若能看到味噌呈雲霧狀展開,便是一碗煮對了的味噌湯。

什錦

唉,蛋應該先下,等蛋凝固後再下其它料。蛋花沾黏在肉片、蛤蠣、山蘇上,照片怎麼拍都不好看,怎麼撥弄都不清爽。

吃完早餐,開車送兄弟倆上學。昨天弟弟拖拖拉拉誤了時間,哥哥便叫弟弟睡前先把東西整理好,今天因而可以流暢地出門。雖然互相牽拖,但也互相提醒。

早晨七點,路上車還不多,但到了哥哥校門前一個路口,匯集了三個學校以及要到工業區的車潮,直行、右轉,汽車、機車,大家都在這裡慢了下來,讓我、等你。

我們彼此阻擋,卻也有默契地互相等待,上課的上課、上班的上班,每個人都穩定地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著。就像什錦麵裡的料,互相影響,卻也合成更豐富的味道。

2020/12/14

飯粒兄弟的早餐9: 泡菜鍋、香菇雞、Baby小鍋和神仙教母

今早天氣有點冷,昨晚的香菇雞也還沒吃完,於是把昨晚剩下的白飯和香菇雞送進電鍋熱一熱,再把先生買的冰箱長備菜-泡菜拿出來,用小鍋煮個簡單的泡菜鍋:金針菇、蛋和一些青菜,就是一頓溫暖的早餐。

泡菜鍋

份量:2人份
預估時間:15分鐘

材料表

  1. 泡菜罐頭 泡菜及湯汁數大匙
  2. 蛋 1顆
  3. 金針菇 適量
  4. 水 400ml

調味料

鹽 1小匙
糖 1小匙

作法

  1. 小鍋放水,煮沸。
  2. 加入罐頭泡菜數大匙,看泡菜的味道,不能太淡。
  3. 再次煮沸時,加些鹽及糖調味,至你喜歡的口味。
  4. 加入金針菇及蛋,完成。
有些泡菜只有辣沒有鹹,尤其加熱後辣會更明顯,加些糖平衡辣味,整體的味道更豐富。兩兄弟都愛喝湯,喝光光。

為飯粒弟買的小鍋

這把小鍋是在飯粒弟出生後為他買的。

直徑17公分、高8公分的不鏽鋼鍋,拿來煮六、七個月大的幼兒副食品剛好,每天煮粥當天吃完最新鮮。如今這小 baby 已經十歲了,爸爸還是習慣叫他 Baby,這暱稱應該會一直留著,即便到他自己也當了爸爸、也有了 baby,他在我們家還是被叫:Baby。

大人的早餐

說來奇怪,弄早餐給孩子吃,但我們卻不在家吃早餐。因為他說一早起來食欲還沒醒,還有不想讓我一早就忙,弄早餐又要洗碗盤。

可是外面早餐吃久也會膩,已經輪完一輪又一輪,剛好今天有小叔送的吳寶春麵包,嘉鄉豆腐店壓的豆漿,還有那晚散步到全聯社,他自己說要買回來沾芝麻醬的蘿美。這樣一個有麵包、有豆漿、有生菜的豐盛拼盤,絕不比外面早餐店差。

心情好,對了要來點音樂:「Hey,Google! please play some morning music!」,讓 Google 喇叭播放點早晨音樂。

組合拼盤時,覺得好像少了點肉。家裡沒肉片,來個炒蛋好了?不,我不想洗鍋子,換成水煮蛋,沸水煮7分鐘的蛋,灑點鹽好好吃!

但手上正在忙,不方便拿手機定時,用說的:「Hey Google! Please notify me after 7 minutes.」Google 喇叭停下音樂聽我的指令:「OK, I will notify you at 9:18 am.」接著繼續撥放它的音樂。

好一個早晨,覺得自己彷彿是神仙教母。





2020/12/11

飯粒兄弟的早餐8: 麻油雞麵線和跑活水

 

麻油雞麵線

份量:4人份
預估時間:30分鐘

材料表

  1. 帶骨雞肉 600g

調味料

麻油 20ml
鹽 適量
薑片 10g

準備

  1. 將雞肉以清水沖洗乾淨。

作法

  1. 微煎雞肉:大火熱鍋後,轉中火,放薑片、雞肉煸香,到香味出來、雞皮微焦。
  2. 麻油炒香:雞皮不黏鍋後,倒入麻油,翻炒出麻油的香味。
  3. 煨煮:加水轉大火,水滾轉中火,煨煮十五分鐘左右。
  4. 調味:加鹽調味,完成。

前幾天婆婆去忠義市場買煉雞精的雞肉,請她順便幫我買隻土雞,切塊分成兩袋,每袋半隻,回來放到冷凍,那天要煮雞湯、三杯雞就有材料了。

試過幾次大賣場的雞肉,真的讓人感到報歉,雞肉不該是這樣軟趴趴、沒有彈性,而且還有點味道,還是婆婆從市場買的雞肉,Q彈好吃。

今天天冷,很適合煮麻油雞。一向無法做計劃性採購,因為無法預測之後天氣如何、心情如何,如果吃飯沒有食欲,那不僅很糟還很痛苦,就像這雞買來時心裡想的是香菇雞湯,如今卻想吃麻油雞。

雞還在,但退冰的雞已經沒有當天那樣新鮮了,煸香時聞到一股味道,唉,應該燙一下的。然此時已來不及,只好多加點薑、多煸一會、多下點麻油,趕走那個味道。

12月是吃高麗菜的好時機,不用高山,平地的就好吃。在最後加些高麗菜煮一下,脆脆甜甜的,有肉有菜,平衡又豐盛。

麵線另外燙好、撈到碗裡,再加麻油雞及湯。

跑活水

什麼情況下要跑活水?當你覺得肉不新鮮的時候,如:冷凍退冰,用這個方法去除雞肉中的血水及異味。如果肉很新鮮,洗乾淨就好,不用多這個麻煩。

  1. 冷水入鍋,水量過肉品,放薑片,開最小火
  2. 讓肉中血水、腥臭的淋巴雜質滲出。換水數次到你覺得乾淨為止。
  3. 最後用冷水將肉表面肉末清洗乾淨。

注意:

  • 忌大火、熱水:因表面蛋白質在65℃以上會凝固,反而將臭血水、臭淋巴水鎖在裡面。

為什麼不用麻油煸薑片?

麻油製程中會將黑芝麻炒到將過火而未過火,以得到最濃厚的香氣。章致綱的書中指出:若之後再加熱過頭,就會碳化焦苦。婆婆則說麻油會上火。所以折衷用它炒雞肉就好。

2020/12/09

飯粒兄弟的早餐6: 簡單白菜滷外帶包子

 

簡單白菜滷

份量:4人份
預估時間:30分鐘

材料表

  1. 白菜 1顆
  2. 乾香菇或蝦米 適量(取其香氣)

調味料

鹽 適量
烹大師 適量

準備

  1. 清洗香菇,泡香菇水。
  2. 洗淨白菜。

作法

  1. 煸香:香菇、蝦米先用油煸香。
  2. 炒白菜:放入白菜同炒一會。
  3. 煨煮:加香菇、加水轉大火,水滾轉中火煨煮十分鐘,或到你喜歡的白菜軟度。
  4. 調味:加鹽、烹大師調味,完成。

這是最簡單的白菜滷,雖然只有白菜和香菇,但是冬天的白菜本身就很甜美,加上香菇淡雅的香氣,很有「氣質」。

翻翻冰箱看看有什麼可以加?

煸香時,有豆腐可在煸香菇時一起煎一下,不只豆香,赤赤的咖啡色用看的也好吃。

煨煮時,可加小玉米或一些紅蘿蔔,顏色更漂亮。來點丸子、肉片也不錯,但別太多而油膩,讓白菜滷保持清甜。天氣冷切點紅辣椒下去,熱熱辣辣地好溫暖啊!

2020/12/08

阿嬤的雞精

阿嬤的雞精

份量:?ml/包 x ?包
預估時間:7小時

材料表

  1. 全雞(去頭尾)絞碎 2隻
  2. 中藥材(枸杞、紅棗、粉光參)

特殊設備

煉雞精大鍋

作法

  1. 準備燉鍋
    • 煉雞精外鍋放入大量水(約4L)。
    • 內鍋底層放入洗淨中藥材。
    • 放入內鍋瀝層架,在瀝層架上倒入絞碎全雞。
  2. 煉7小時
    • 開大火至水滾。
    • 水滾後轉中小火,慢煉雞精7小時。
    • 過程中適時添水於外鍋,避免外鍋乾燒。
  3. 取雞精
    • 熄火,待雞精完全滴瀝至內鍋後,轉倒至小鍋中放涼。
    • 移至冰箱冷藏至雞油凝結其上,移除雞油。
    • 將雞精分裝至小包裝中,放冷凍保存。

重點

  • 找好雞,這是雞精的靈魂。請雞販協助以絞肉機絞碎,方便淬煉雞精。
  • 中藥材作用為調味,量不用多,粉光參可有可無。

煉雞精我覺得最難的是:要先買那個鍋。婆婆說,那是當初我做月子時,先生請她買來給我煉雞精的。

之後便成了家裡的燉補良品,阿公阿嬤平常滋補養身,或有誰生病、孩子轉大人、天氣冷,甚或遇考試,除了自己努力唸書,阿嬤也會燉個雞精給愛孫補一補。





飯粒兄弟的早餐5: 酸白菜肉片湯外帶桂圓饅頭

 

酸白菜肉片湯

份量:4人份
預估時間:20分鐘

材料表

  1. 酸白菜 半顆
  2. 家樂福五花烤肉片 300g
  3. 飲用水 2000ml

調味料

鹽 適量

作法

  1. 鍋肉放飲用水,開火煮沸。
  2. 水滾放酸白菜。
  3. 水滾放肉片。
  4. 調味,不夠鹹加鹽調味。
  5. 放著悶一下,味道出來也免燙口,更好喝。

重點

  • 家樂福的火鍋肉片太薄,烤肉片有點厚度,比較吃得到肉的感覺。
  • 里肌肉太瘦,五花有點油口感比較軟。

2020/12/03

飯粒兄弟的早餐4:豆瓣豆腐,兼論所謂的「道地」


豆瓣豆腐

份量:4人份
預估時間:30分鐘

材料表

絞肉 300g
義美非基改板豆腐 300g,抹鹽去水後切丁 蒜頭 10g(約一節大姆指兩顆),去皮切末

調味料

米酒 10ml
醬油 10ml
二砂糖 適量
豆瓣醬 10ml
鹽 適量

準備

  1. 豆腐清水沖洗,於表面抹鹽靜置去水,有助入味,約15分鐘後沖掉鹽巴以紙巾擦乾。

作法

  1. 開火熱鍋,下些許油潤鍋後轉小火,放蒜末至香氣出來。
  2. 下絞肉轉中火,炒至乾。甚或些微焦香也不錯。
  3. 依續淋米酒、醬油於鍋邊熗出酒香醬味,再灑二砂糖於肉上炒出香味及咖啡色。
  4. 再下豆瓣醬。
  5. 試試味道,不夠鹹加鹽調味。
  6. 下豆腐丁、淹過食材的水,燒滾後轉中火,煨煮至湯汁濃稠。

重點

  • 辣豆瓣、絞肉的香氣需要油的高溫才提煉得出,米酒、醬油也要在鍋邊才熗得出味道,蒜末雖也要熱,但注意蒜末不要焦,焦了就苦了。
  • 豆腐水分多,去水處理後比較入味。
  • 糖可讓肉上色,變成美味的咖啡色,還可中和豆瓣的辣,豐富辣的滋味。
  • 絞肉一定要炒到有點乾,再放豆腐和水去吸附它。水和豆腐千萬別太早下,否則就成了水煮,濃厚的肉汁味道就出不來了。

所謂的「道地」 

維基百科這樣形容麻婆豆腐的特色:外觀色深紅亮,紅白綠相襯,豆腐形整不爛;吃起來具有麻、辣、燙、嫩、酥、香、鮮等風味。其中麻來自花椒,而辣則是來自辣椒,而原版的肉是牛絞肉。

通常家裡煮的菜和餐廳裡吃到的味道會有點不太一樣,有時因為材料很難備齊,有時因為做工繁複,但是味道不同不代表不好吃,就像愈貴的食材不一定就最美味。簡單煮也有簡單煮的美味。

做菜像畫水彩,構成麻婆豆腐的主角有:絞肉、豆腐、辣豆瓣、醬油、蒜頭,像五種顔色,看做菜的人怎麼調配,比例不同調出的顏色就不一樣,最後的畫風也隨人而異,其中變化實在太多。

的確,看食譜做料理,就算食譜寫得再詳盡,能還原多少原著的程度?這和大家看著同個地標寫生,結果還是一人一畫的情況一樣。

記得有位研究吃食的學者說:在吃方面講究「道地」 的通常是男人。

意思是女人比較不會對料理的食材、做法過份考究、堅持原汁原味、遵守古法,為什麼?因為通常煮的是女人,男人只要負責吃。唉,如果評論者也要自己動手,就知道張羅材料,費食做工有多麻煩。好吃最重要,其它都是可以商量、替代的。

2020/12/02

飯粒兄弟的早餐3:牛肉蛋生菜三明治/醬燒剝皮魚

今天早餐忘了拍照,主要是覺得家樂福買的牛肉片實在太薄了,有點氣,不想拍。但今天中午倒是很豐盛。

醬燒剝皮魚

份量:3人份
預估時間:20分鐘

材料表

剝皮魚 2~3塊(約250g)
蒜苗 1根 或 蔥 數根 切段 薑片 數片

調味料

鹽 適量
醬油 適量
米酒 10ml

準備

  1. 取約魚重量1%的鹽塗抺在魚的表面上。新鮮的魚靜置15~20分鐘,退冰的魚1小時以上。

作法

  1. 用清水清洗掉魚外層的鹽及腥血水,以紙巾擦乾避免下鍋後油爆。
  2. 開大火熱鍋1分鐘後轉中火,下些許油、轉動潤鍋。
  3. 放入魚塊,耐心等至魚面焦乾再翻面,另一面也是。
  4. 兩面都煎好時,依續倒酒、醬油於鍋邊嗆出酒香醬味。
  5. 再加淹過魚塊的水、薑、蒜苗段或蔥段,蓋鍋煨煮至湯汁濃稠。
  6. 起鍋前可試試味道,不夠加鹽調味。

重點

  • 鹽可以去除魚裡的臭腥血水,此外,除水乾,等一下烤(煎)魚皮就會更酥酥脆脆的。
  • 要煎的食材一定要擦乾,才不會油爆,一來有燙傷危險,二來油漬要清很麻煩。
  • 蒜苗或蔥段、魚肉和醬油、酒煨煮後,魚肉蛋白化成褐色乳汁超美味下飯。

食客的責任

星期三中午飯粒弟也會一起吃,有個愛吃的傢伙,就讓煮飯的人有期待也有壓力,準備不夠會被客訴,但只要做好一道主菜,他就會毫不客氣、毫不保留地大大讚美。我最愛這樣有話直說的客人:批評稱讚都十足誠懇直接。

不像爸爸愛說:只要妳煮的都好吃。我知道這也是愛,但這種愛像含糖飲料,只會讓人虛胖,沒有營養。說真話,讓我知道你的感受,才能讓我們的關係更好。

今天中午的菜色是:醬燒剝皮魚、蕃茄炒蛋、芝麻醬佐水煮蛋生菜,還有玉米排骨湯。



你猜那一道最先被吃完?

答案是:生菜沙拉!

中午天氣熱,清涼甜脆的生菜最爽口了。我自己最愛鹹酸的蕃茄炒蛋,先生不吃魚,嫌挑刺麻煩、討厭魚眼睛瞪人,剝皮魚塊無刺無臉他才吃,其實醬燒魚最下飯的不是魚肉,是魚汁,魚煎過的香,蒜苗、魚肉和醬油、酒煨煮後,魚肉蛋白化成褐色乳汁,所有的滋味都在融在魚汁裡了!

老實說這是一頓清冰箱大餐。清了孤零零的蕃茄,上次剥皮魚剩兩塊,水煮蛋也是前幾天剩的,生菜是早上三明治剩的,玉米是星期天市場出清七隻五十中的三隻。

如果有在煮,儘管是只有剩餘食材,總也能兜出一桌好菜。

2020/12/01

飯粒兄弟早餐2:香菇肉絲油飯

香菇肉絲油飯

份量:3~4人份
預估時間:1小時

材料表

乾香菇 4朵(50元硬幣大小,可隨意增加)
豬肉絲 100g
    鹽 1g(肉x1%)
    醬油 10ml(肉x10%)
    米酒 5ml(隨意)
米 2米杯
薑片 數片

調味料

沙拉油 10ml
麻油 10ml
白胡椒粉 適量
鹽 1g
醬油 10ml

準備(提前1小時或以上)

  1. 乾香菇快速沖洗後,梗朝下,在一碗過濾水中泡開。
  2. 將肉絲與醃豬肉絲調味料拌勻備用。

作法

  1. 白米洗淨,瀝乾。
  2. 將泡開香菇擰乾、切絲,梗亦切絲。香菇水留存備用。
  3. 中大火熱鍋1分鐘。
  4. 轉中火倒入沙拉油,待30秒油熱後加入薑片、香菇絲,待香味出來。
  5. 加入豬肉絲炒至肉變白。
  6. 再放入鹽、白胡椒粉、醬油及香菇水,倒入所有米拌勻。
  7. 全部倒入飯鍋,鍋內加1杯水,放入電鍋,外鍋1杯水,蒸熟即可。

重點

  • 糯米要另外購買,還要泡,其實只要有麻油、香菇,用白米也可煮出油飯的味道。
  • 最後鍋內的香菇水和1杯水約和白米等量。水不要太多,乾一點的白米煮得Q一點好偽裝糯米。
  • 香菇可在前一晚放入冰箱,時間夠,菇傘下的灰塵會沈澱在碗底。


今天下午接到陌生電話,某銀行員告知我,媽媽在他們那跌倒現已自行回家。馬上打電話給媽,行動沒人接,家裡電話也沒接,留言給她請她回電給我。

心裡七上八下⋯⋯。再找不到人,想著接下來要坐那班火車回去看她,還好就在一個半小時後,她終於接電話了。原來是在銀行血糖太低,坐了一會好了點,自己買了塊麵包吃再回家。然後忘了帶電話出門。

媽媽這樣,真的很讓人擔心。

也曾想過讓她來和我們住,但考量她的舒適,原本的家是她最習慣的地方,所有她拼布的材料器具都在那,環境也是她最熟悉的,而且自己一個人作息自在,如果是我也會喜歡這樣。我、弟弟、妹妹,多回去看她,這樣對大家都好,影響也最小。

然而媽媽的身體狀況再這樣下去,我擔心她會失去自由。

2020/11/30

飯粒兄弟早餐1:漢堡排

漢堡排

份量:6個
預估時間:分鐘

材料表

牛絞肉 300g
豬絞肉 100g
牛奶 40g(肉x10%)
麵包粉 40g(肉x10%)

調味料

4g(肉x1%)
黑胡椒 適量

作法

  1. 將所有材料及調味料混合,用清洗乾淨的雙手輕輕混合肉排,讓手的溫度融化油脂,同方向攪拌至「牽絲」狀,絞肉出筋。
  2. 肉排太過結實口感會不軟嫩,雙手小力來回拍打絞肉,去除裡面的空氣,至不會散開的程度即可。
  3. 捏成圓餅狀,約1~1.5公分厚度,放在保鮮膜上,可放入冷凍要吃再拿出來煎。
  4. 熱鍋後,轉小火,放入退冰肉排,蓋鍋煎至表面不黏鍋即可翻面,另一面亦是。表面要酥,最後可開鍋煎。

重點

  • 麵包粉可用吐司去邊代替。
  • 牛絞肉比較香,沒辦法牛絞肉就是有一股豬絞肉沒有的香味。也可以全用豬肉。
  • 肉要有點肥,瘦肥比,7:3或8:2。
  • 肉裡加鹽,將肉中的鹽溶蛋白溶出,經攪拌及拍打蛋白質間便會產生膠黏性。
  • 做漢堡排容易,關鍵在「煎」,要熟但不能老,保留漢堡中的肉汁,外酥內Juicy是最高境界。
    鍋剷壓肉排、過度翻面都會讓肉汁流失,一面煎至上色後再翻面,待另一面亦上色、中央凹陷處膨起,便差不多。
    太厚怕中間不熟,太薄又沒誠意。家裡如有微波爐,微波再煎會不會有幫助?

昨天飯粒弟寫週記,為了玩電玩態度隨便,看了本子我請他重騰一遍:都已經用語音輸入在平板裡,還寫錯字、漏字,分段從空兩格、空一格到沒有空格。

他知錯,但情緒壓不下來,忿忿擦掉重寫。交來,我看沒錯,才出門吃星期天的早餐。

不知是食物,還是他自己調適,回復活潑的樣子。餐點依然是他的最後來(因他每次都不客氣地點最豐盛的),看著我的雞腿堡,熱絡地要我給他咬一口。親膩,更甚平常。

稍早的要求雖然讓他不爽,但踏實地修正自己後,心裡的輕鬆,很爽。

2020/11/05

黑糖桂圓饅頭

黑糖桂圓饅頭

份量:6個(每個約飯碗大小)

預估時間:2-3小時

材料表

  1. 水手牌特級粉心粉(中筋) 400g
  2. 日正速發酵母粉 4g(麵粉的1/100)
  3. 過濾水/軟水 200g(麵粉的1/2,視狀況增添)
  4. 統一生機原味黑糖粉 40g(甜度視各人口味調整)
  5. 桂圓/龍眼乾 40g(隨意,取其風味)

作法

  1. 黑糖水:水加熱至38度左右,加入黑糖溶解。
  2. 揉麵(如有麵包機可把所有材料混合,用烏龍麵行程揉麵。)
    攪拌盆裡放麵粉、酵母,麵粉中間弄個洞,把黑糖水慢慢倒進去,用筷子攪到看不到水時用手揉。
    黏手沒關係,把旁邊的麵糰折進去,用手掌根部肉最多的地方往下按。
    最後三光:麵光、盆光、手光,手乾淨、盆乾淨、麵糰表面光滑就揉好了。
  3. 揉成長條,切成六段,一個個放在烘焙紙上。
  4. 發麵
    放入電鍋中,插電、不按鍵、不放水,透過保溫功能發麵1-2小時,當體積發到原來的1.5-2倍,手指按下去很軟不回彈就可以了。

  5. 電鍋外鍋一杯水。

重點

  • 發麵是關鍵,只要發起來大概就成功了。速發酵母便宜、容易取得、好操作,而且成功率高。
  • 黑糖也可用白糖代替。

甜鹹皆可

這是小姑姑教我的作法,也是我知道最簡單的饅頭作法。白饅頭材料只要四種:中筋麵粉、酵母、鹽、水,想吃甜的加紅糖或龍眼,或者也可以加蔥花做成鹹的花捲。基本上只要學會怎麼做紅糖饅頭,就可以自由發揮做出各式麵點,甚至換個形狀,把料包在裡面就成了包子。

只有成功沒有失敗

花了時間、材料,發不起來的麵糰讓人沮喪。如果覺得丟了可惜,加了糖的可以拿去炸成甜甜圈,鹹的捏一捏是麵疙瘩、用刀切是刀削麵。切切炸炸的,把麵發不起來的氣出出也好!

龍眼乾

龍眼乾就是桂圓,開始做饅頭後才想到夏天滯銷的龍眼可以曬成龍眼乾。明年夏天要記得。

剝龍眼請孩子幫忙,好處是他有參與感,缺點是邊剝邊吃,龍眼用量增加外,還可能摻雜了他的口水。

2014/10/06

秋季早餐:羊肉炒飯及菇姑湯

秋天了,早上會希望給他們温暖一點的東西。

打開冰箱,看看有什麼材料,昨晚吃火鍋羊肉片沒吃完,還有金針菇及新鮮香菇,飯也有剩,就來炒個羊肉飯及菇菇湯吧!

羊肉先用滾水燙過,把飯炒開後,再把羊肉放下去炒。從婆婆那學到:炒飯的味道來自料,所以調味是在炒羊肉時加在羊肉上,而不是料與飯炒在一起之後再調味,這時就算加很多鹽嚐起來還是沒什麼味道。羊肉炒過很香哦,他們倆都很愛。
再來是菇菇湯,這其實也是假日沒喝完的湯,不過要煮也很快,水滾後把金針菇及鮮香菇放下,再加一兩個切半的火鍋丸子,就感覺蠻有料的,嘻!香味也有了。


這就是今天的早餐。
2014/09/30

廚房是我的實驗室:豆瓣豆腐煲、馬鈴薯燉牛肉、地瓜吐司夾心

做菜要時間更要心情,假日與其在外面吃,如果不出遠門,我總會儘量在家弄點東西吃,吃的安心外也吃得舒服,不用排隊、不用趕時間,也不擔心Baby會坐不住,在家裡要跑、要躺、弄髒衣服也不怕!
  • 豆瓣豆腐煲
不知要吃什麼時,就上網找看看有什麼好吃的。詹姆士的塔香豆腐煲看起來好吸引人,正好家裡有豆瓣醬就來試試看吧!

不過家裡沒有九層塔,但是沒關係,不像烘培要求材料、份量精確,煮菜即使是同道菜,十個廚師就有十種配方、十種煮法,重點是好吃才重要!

根據詹姆士的提示,我覺得這道菜最重要的就是要加薑、蒜,而且是切得碎碎的薑末、蒜末,如此才有香味,切得碎碎的,香味才能更充分地展現出來。

而且還要炒過,適度地炒一下,煸一下,香味才會出來,否則豆瓣醬只有鹹而已。

果然父子仨人都愛這微辣的豆腐煲,就連Baby也十分捧場地要求加飯續碗!

  • 馬鈴薯燉牛肉
因為味醂所以甜甜的。但不知是比例還是少了什麼調味,儘管參考的是日本人MASA馬鈴薯燉肉的比例,但覺得甜得太多,少了濃醇。會不會是我的馬鈴薯太少?還是肉太少?

  • 地瓜吐司夾心
為了消化地瓜,除了做地瓜沙拉外,上網搜尋發現詹姆士的地瓜吐司餃看起來很好吃、不難做,還可以開發土司的新吃法。正好家裡的鮮奶也一併消化,讚!

地瓜為了保存早已蒸好,加些鮮奶拌成泥,令人佩服的是詹姆士在地瓜泥中加紅糖塊,在綿密中有甜蜜的顆粒口感。我想像愛吃甜的姐姐,吃到糖粒時會不會眼睛一亮?

可惜家裡沒有紅糖塊,不然用冰糖試試。實驗結果:冰糖太硬,與地瓜泥的綿密口感差距太大,還是用紅糖塊會好些。

把土司壓扁,即便不是當天的土司也沒關係,把地瓜泥包進去,對折,放進烤箱烤到表面酥黃即可!
2014/09/22

颱風天的食物-咖哩飯、味噌湯和奶油鮮菇雞肉燉飯

颱風天你想吃什麼?

颱風要來的前一晚,到家樂福買點東西以便颱風天在家煮,然而葉菜類一個小小、醜醜的高麗菜就要九十多塊,無論賣相或賣價都讓人買不下手。

轉戰根莖類的馬鈴薯、洋蔥和紅蘿蔔,咖哩飯簡單又營養。再搭個洋蔥、豆腐、金針菇味噌湯,就都是孩子愛吃的開胃大餐!

然而,我想吃的是温暖的奶油鮮菇雞肉燉飯。材料不難找,即便在颱風天,價格也不太受影響。買一袋新鮮香菇,既可以做燉飯也可以加進味噌湯。

在某個用力工作後的中午,工作上不錯的回饋讓我的肚子餓了起來。剛好尋覓到一家可愛小店,奶油雞肉燉飯填飽肚子也温暖了我的胃,隨餐附上香醇紅茶,真是令人開心的一餐!這愉快的記憶,讓我想在颱風天裡和我親愛的家人重温一次。

五人份材料:
  1. 三杯米
  2. 一顆洋蔥
  3. 無骨雞肉(雞胸肉即可)
  4. 新鮮香菇
  5. 一把蒜頭(可依口味輕重自行增減)
  6. 鮮奶
步驟:
  • 米洗淨,泡水,如此待會比較快煮透。
  • 接著備料。把香菇切小塊,洋蔥、蒜頭切丁,肉切入口小丁。
  • 熱鍋,切點奶油,把洋蔥及蒜頭用「小火」炒香,別炒焦,約莫三五分鐘。此時兒子就會來問:媽媽妳在煮什麼好香啊!
  • 這時再下雞肉,翻炒過程中可能要加點油(一般油即可),待它表面變白有點熟時,即可加鹽及一些黑胡椒調味。
「一定要在炒料時就調味!」

這樣吃起來才有味道,若待米下了才調味,得加更多調味料,還不見得入味。以我這一鍋五人份的料而言,我用了三小匙鹽。不要怕,這並不會太鹹,就像婆婆說的:要有鹹才好吃。

而且待會還要加很多水。就溶解度而言,濃度高會向濃度低者溶解,最後達到平衡。所以並不是所有加進去的鹽都會被身體吸收。
  • 調味炒香好後,下米。翻動米,把米和料炒在一起。
  • 加350cc左右的鮮奶,再炒,嗯,這就是奶油燉飯的味~
  • 加點烹大師調的水,讓水份淹過米,翻炒一下後蓋鍋。
  • 這時可開始收拾流理台、洗碗糟, 每數分鐘加調味高湯水、加鮮奶翻動一下,蓋鍋。
注意,燉飯要有點「溼」比較好吃。但份量多的時很難控制溼度,飯很會吸水,也不能加太多,會變得像粥。
  • 如此反覆,約莫十五分鐘左右,待廚房整理乾浄、垃圾清好,燉飯也好了!
盛盤後,灑些「起司粉」、黑胡椒,就是香濃好吃、暖胃暖心的奶油雞肉燉飯!

能自己做菜,是件很棒的事。颱風天不能出去玩,那就來打掃吧!當我這麼說時,其實有點心虛,不知道兩個孩子會不會唉一聲抱怨,沒想到他們倆一付"我也這麼想"的樣子。

「我要洗涼鞋。」哥哥的涼鞋溼了,昨天從屏東悶到台中,拿回家時臭到連他自己都受不了。「順便幫爸爸和弟弟的也洗一洗。」「好。」真乖。

「我要洗廁所,尤其是馬桶。」姐姐細數馬桶墊上的髒污,讓她如何如何上得不順心,一付除之而後快的樣子。很高興姐姐雖然有潔癖,但也是會捲起袖子清理的人,連刷洗馬桶這種事也不怕。

很高興我們擁有自己動手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