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8

家庭讀書會#2〈命若琴弦〉

趁著姊姊回來,趕在暑假結束前,我們再看了一篇〈命若琴弦〉。

選擇〈命若琴弦〉因為兄弟兩人學小提琴,雖然小提琴和三弦琴一中一西很不相同,但一樣都是弦樂器,一樣有過斷弦的經驗,讀來一定有所感觸。

關鍵字

鑑於上次弟弟介紹故事大概時被姊姊指出照書唸,這次在讀書時我要弟弟每兩頁寫下一個關鍵字,並把頁碼寫下來。這次報告故事大概時,他是看著自己挑出的關鍵字報告的。本來他抱怨著要寫字,看到最後的投入,結果他挑出的關鍵字多於我的規則。

為了增加樂趣,這次我要大家和弟弟一樣寫下關鍵字,最後來看看大家的關鍵字有何不同。一番討論姊姊和哥哥認為關鍵字「五個」就好:五個才有「關鍵」感。

接著,我請哥哥補充,看弟弟有沒有什麼沒說到。他先就小說中三弦琴用的羊腸弦說明,如今他們小提琴用的是尼龍弦或鋼弦。哥哥的關鍵字是:琴弦、蘭秀兒、電匣子(收音機)、白紙、羈絆。

再來請姊姊也說說她的關鍵字:瞎子、師徒、三弦琴、藥引、琴弦。日常看西醫,以致姊弟把藥引、藥方混為一談。對中藥來說,藥引應該是一種催化劑,雖不是藥的主要成分,但卻是藥效能否發揮的關鍵配方。

弟弟精選出的關鍵字是:瞎子、說書、藥引、看一眼世界、弦。弟弟選出「說書」大家都說「對」,都忘了這的確是重要的關鍵字。「看一眼世界」也是弟弟獨選,但大家覺得很不錯的關鍵字。他這次表現的比兩個禮拜前的讀書會好多了!

爸爸的關鍵字是:藥方、蘭秀兒、黑帽、師徒、琴弦。黑帽?大家都很好奇。爸爸說「黑帽」是兩個說書人的特色。

我的關鍵字則是:瞎子、三弦琴、電匣子、蘭秀兒、白紙。

有些關鍵字很直白,像是:瞎子、琴弦,但有些關鍵字可能有隱含的意義,而且可能有不同解讀,例如:「電匣子」代表外面的世界、新時代,「蘭秀兒」哥哥說是陷阱、誘惑,爸爸說是關卡,我則覺得是夢想。

角色的變化

我問大家「蘭秀兒」算一個角色嗎?

仔細想想,蘭秀兒在這個故事裡的作用和「電匣子」差不多,是個隱喻,是觸發真正角色-小瞎子改變的一個道具/工具人。另一個理由是,她從頭到尾沒有改變。嫁人是她的遭遇,而這遭遇讓小瞎子有了改變:不想活了。

同時,老瞎子也不想活了(真正的原因保留給你去探索),了無生趣地過了好幾天後,老瞎子突然想到小瞎子還在破廟裡等著他,因為這小瞎子,讓老瞎子振作了起來,連帶地也把小瞎子拉了起來⋯⋯

誰是瞎子?

儘管這小說是作者史鐵生在將近四十年前的1985年發表,的確很老,但也因為這是個「瞎子」的故事,討論時似乎隔著一個很遠的距離,覺得和自己沒關係,讓我想要為這兩為瞎子說點話,尤其在聽到弟弟提到「矇閉」這個詞。

雖然我們看得到,但總有些事情我們不知道、不了解,甚至誤解,因此當我說:「在某個方面,我們可能也是瞎子。」這時大家都點了點頭,這時故事和我們的距離也瞬間拉近了許多,近到彷彿和老瞎子、小瞎子一起坐在篝火邊,靜靜地聽著柴火燒得霹㕷啦。

人生啊

哥哥說這是個悲傷的故事。我問大家:小瞎子會重複老瞎子的人生嗎?

姊姊認為小瞎子的個性、時代和老瞎子不同,便可能有不同的人生。

說到選擇,姊姊哥哥便談到大學選系:「很多人都不知道要唸什麼。」哥哥也說很少人像他一樣很清楚自己喜歡什麼。或許大部分的人都是通才,做這個也行,做那個也可以,這才是常態。如此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也就不用那麼焦慮,選一個不討厭的科系、不排斥的職業,像故事中說的:「把心弦扯緊,那些奔奔忙忙的翻山、趕路,乃至心焦、憂慮都是歡樂。」


在打完家庭羽球的週日下午,邊喝酪梨牛奶,邊討論故事,氣氛很好,我們又完成了一次很棒的家庭讀書會!

2024/08/03

家庭讀書會#1〈我只是來借個電話〉

〈我只是來借個電話〉
加布列.賈西亞.馬奎斯《異鄉客》
好讀 線上閱讀版

我問上班實習、下班打遊戲的哥哥,暑假的第一個月就這麼過去了,是不是該做些什麼?聊著聊著發現他竟然許多經典電影都沒看過,書當然就更不用說了。為了讓這暑假有點日後可以「說嘴的」,我們同意來找些東西「讀讀」,終於我們有了第一個家庭讀書會!

要讀什麼?我馬上想到馬奎斯的〈我只是來借個電話〉,是的,就是寫《百年孤寂》的馬奎斯。這篇小說長度剛好,情節轉折也豐富,飯粒兄弟讀起來絕對不無聊,而且又有許多值得討論的點。

網路上找到好讀線上閱讀版〈我只是來借個電話〉,在讀書會一週前傳給大家,讓大家有時間好好讀。看到連結,姊姊便問:是「精神病院」的那個嗎?我覺得好可怕。對姊姊來說,這是個恐怖故事。

想想,怕兄弟倆只是唸沒有重點,請弟弟在讀書會時負責第一部分:故事大綱。哥哥說明角色遇到了那些挫折而她的反應又是如何。姊姊在台北,但和我們約在週六晚餐後遠距一起討論。

弟弟開場概述故事大綱,一開始還好,但後來姊姊跳出來說:太仔細了,是「大綱」不是照著唸。於是我記下來:弟弟下次要拿張紙,記下頁數及關鍵字,最後看著筆記報告。

大家把故事順了一遍後,接著哥哥說女主角瑪麗亞因為車子抛錨上了一輛開往精神病院的車,她一直聲明「我只是來借個電話」,但卻被忽視,因為煙癮不得不參加做假花的勞動,賺取一點錢買煙換安慰。

「女舍監那段我看不太懂。」直到我們指出,哥哥才明白女舍監是在向瑪麗亞求歡。

瑪麗亞改變的關鍵是魔術師先生來看她,但竟也不相信她。

對魔術師是怎麼發現太太的過程有點不確定,大家再看了一下文本,確定的過程中,也對魔術師和瑪麗亞之間,過去和現在的關係更清楚了點。

姊姊說:瑪麗亞感覺是下嫁給魔術師。

的確,故事中寫到:魔術師撒坦諾性情古怪、社交方面很不靈光,但瑪麗亞有他缺乏的圓滑和魅力,但也讓撒坦諾無法掌握,五年內抛棄了三個不同的男人,直到兩年前才和撒坦諾在一起,但也沒給他承諾,只說:愛持續久就維持多久,而不久前撒坦諾懷疑瑪麗亞和一個男人在秘密約會⋯⋯

哥哥說,魔術師會不相信瑪麗亞可能也是因為她過去的行為。

姊姊說瑪麗亞如果有多一點朋友,信任她的,或許就能帶她離開。

爸爸聯想到電影《幸福綠皮書》,當兩個主角被關在警察局,幸賴一通「有力人士」朋友的電話才被釋放。

哥哥說瑪麗亞最後的心情是絕望,讓他想到史蒂芬·金小說改編的電影《迷霧驚魂》,最後結局也是絕望。

弟弟在我們討論熱烈時都不發一語,這才發現他默默玩著網路遊戲,被大家炮轟不認真又不尊重,要他停止,說說讀後感想,他說想不到。姊姊要他說一個聯想到的電影,他支支吾吾地擠出《閃電麥坤》。我們大噓,但姊姊出聲支援:有關哦!麥坤不也是淪落到修車場,沒人知道他是閃電麥坤,還好有暴牙⋯⋯

這可以哦,給過。

在讀書會前,沒想到大家討論最多的竟是魔術師。因此我的感想是:對自己沒自信的魔術師,不僅對自己沒信心,也對愛人沒信心。當院長以博學之士的姿態跟他說瑪麗亞病情需要鐵腕整治時,他相信了,聽從院長的意見把瑪麗亞留院治療。

爸爸在讀書會前才看完,問他心得,他說:不要接近精神病院。我要他認真點!爸爸這才說:人的適應力很強。他談起一開始當兵時,所有人都十分緊張,有人甚至一個星期沒有上大號。但最後快退伍時,可以在下樓集合時,順便投罐飲料、喝完、壓扁、放進口袋,從容地到達操場,整個過程只有十五秒。

「瑪麗亞最後適應了療養院的生活。」

我不太同意「適應」,我覺得是「放棄」。如果瑪麗亞不放棄打電話求救,她會活得很痛苦、絕望,放棄心理上求救的信念才能讓生理活下去。但心理放棄了,是否是一種「死」了?

約八點二十開始,進行到約九點半,第一次家庭讀書會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