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1

現世報

昨天國中二年級的兒子要我乖乖坐在電視前,看他選播的一段影片:介紹《Undertale》,一款2015年推出的像素風格電子遊戲,還規定我不準邊看邊做其他事,連折衣服也不行。過程中只要我一起身,兒子就馬上按下暫停鍵質問:「妳要去哪?」,我回答:「坐那麼久,站起來動一動。」確定我的注意力在影片上,這才轉頭按下播放鍵,繼續觀賞。

坐在電視前的我像一個被強迫餵食的小孩,也像被禁足的學生,因為「電玩」不是我的興趣,沒有胃口自然感到勉強抗拒。但當遊戲裡的惡魔小花說 LV 不是 Level/等級 而 Love 時,我開始覺得這遊戲有意思,向來打打殺殺以求勝升等為目標的電玩,竟然除了「攻擊」還有「慈悲」選項,可以和怪物對手談條件,選擇原諒或逃走,甚至最後魔王角色超展開,把 LV 從 Love 再次翻轉成完全相反的 Level Of ViolencE/暴力指數⋯⋯

LV、邪惡小花,和平 vs 殺紅眼的No Mercy,兒子似乎早就料準我一定會喜歡這款充滿迷人隱喻的 RPG 遊戲,不希望因為它是電玩而被我忽略⋯⋯

說到這我深深發現,兒子根本就是另一個我!

小時候要他練琴、一起唸英文、讀《笑傲江湖》,這些表面看來無趣辛苦的事,其實很有意思,但是一個小孩怎麼能懂,怎麼有辦法看穿表面?我只好「逼」他、拉著他穿越苦澀的表面。現在情況主客反轉,兒子成了那個拉我、逼我的人,我知道這種真心誠意的心情:這真的很棒,你一定要知道!

雖然被兒子「虐」,但卻又感到安慰。一是兒子捧在手中獻上的是他撿選後覺得很棒的東西,這算是種孝心。二來看到自己「愛」人的方式傳承到兒子身上並實踐出來,這表示教育成功(?)。

儘管挖掘出這兩個為何開心的理由,但還是覺得這其中哪裡怪怪的⋯⋯

我承認,是「逼」讓我覺得不對、不舒服,但我實在想不出來,要如何解釋一些只能體會無法言傳的好事?加上我沒耐心的脾氣,或許就如遊戲裡的隱喻:Love 有時是一種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