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樑書之後,男孩首次讀了一本兩百多頁的「書」--《綠野仙蹤》 |
圖多字少的繪本,現在看起來覺得有點小孩子氣,尤其是那些可愛的。故事可以長一點、複雜一點,尤其是書的「樣子」要不一樣,我想就是排版吧。
排版
直接去圖書館翻是找書最好的辦法。要討好這位小男孩讀者,內容不是第一考量,首先要考慮的是:排版,要男孩看的入眼,他才讀的下去。
很高興國語日報復刻了1900年的《綠野仙蹤》,文字直接翻譯自原著法蘭克.包姆 (L. Frank Baum),搭配的也是威廉.丹斯洛 (W. W. Denslow)的原創插畫,古典且有童趣,更棒的是排版很舒服,留有適當的空白,圖、文比例適當,讓人可以舒服的慢慢讀,該大的圖夠大,好欣賞威廉.丹斯洛藏在畫裡的細節。
原版、刪節版、譯者
在圖書館找到不少綠野仙蹤,但仔細看不太一樣。雖然書名是《綠野仙蹤》但作者不一定是法蘭克.包姆,很多是把原著拿來改寫,或是刪節、濃縮。加上請人重繪插圖,看起來就像是另一本書了。(要注意譯者,除了譯文品質,是否忠於原著?有些翻譯不僅刪節,甚至與原著本意有出入。有些譯者名字一看就是化名,我不會選這樣的翻譯版本。)
可以理解為何如此,的確有些改寫、重繪版看起來就比較像是給「小」朋友的,原版的綠野仙蹤比較厚,怕嚇退不想讀太多字、太長的讀者。
但是我發現男孩讀完之後,書厚不是問題,故事夠精彩才是最重要的。書和電影比起來,他覺得電影太短了。
情節
雖然說字可以多一點,但版面上字太多他也看不下去,字太小、太密讓人有壓力。內容也不能太深,小二的生活經驗還不夠充份,心思單純的男孩還在學如何從字面推論字理行間隱藏的線索,《綠野仙蹤》節奏緊湊、魔幻,法蘭克.包姆的敍述到位但不拖泥帶水,便很合小男孩的胃口。
四個角色很鮮明:一出場就明確表達自己想要什麼,桃樂絲邀請在黃磚路上遇到的稻草人、錫樵夫、獅子,一起去找偉大的奧茲大帝,完成大家的願望。
故事中的東、西、南、北四個女巫,魔法、田鼠女王、飛天猴、超出預料的大展開情節,每一章都讓男孩驚奇。在我們共讀了前面幾章後,他便被故事吸引,每晚睡前不等我刷牙了,自己先拿起來讀。
書 vs 電影
1900年出版的《綠野仙蹤》,在1939年由《亂世佳人》導演維克多佛萊明改編拍成電影。因為是「改編」,所以故事和書上有些不一樣,我請他想想有那些地方不一樣,男孩很單純就直接想到的列下:
- 電影裡桃樂絲的鞋是紅色的,書裡是銀色的。
- 電影中他們沒有划船,但是書裡有。
- 壞女巫沒有用金帽就可以召喚飛天猴,但書裡有。
- 找到錫人時有壞女巫出沒,書裡沒有。
- 最後好女巫直接來,書裡沒有。
- 電影很快就結束,書很慢。
「電影很快就結束,書很慢。」男孩言下之意是書比較好看的意思吧。
但是電影拍的不錯,如今看起來還是有新意,很多經典台詞至今也仍不斷地被引用:
- Toto, I've a feeling we're not in Kansas anymore.
托托,我們已經不在堪薩斯州了。 - There's no place like home.
沒有任何地方比的上家。
而且其中角色如此鮮明有特色,如今很多電影若仔細推敲,都可追溯到其中角色的原型可能來自《綠野仙蹤》,比如《復仇者聯盟4》鋼鐵人是錫人、美國隊長是桃樂絲、浩克是獅子,而《Star War》中的路克是男版的桃樂絲,C-3PO是「錫人」、丘巴卡(Chewbacca)是「膽小的獅子」。
我問小男孩,如果對照到家裡的哥哥姐姐,我們家誰是桃樂絲?誰是錫樵夫?⋯⋯他想了想,姐姐是唯一的女生,當然就是桃樂絲,哥哥很會做東西就像錫樵夫有一把斧頭,陽堂哥其實很膽小所以是獅子,功課很利害的綸堂哥是聰明的稻草人。
我問:「那你呢?」他沒想到。我倒是想到了:「你是托托!」
姐姐最愛逗弄他、和他玩,真的很像姐姐的寵物,對比之下相當貼切,大家用爆出的笑聲表示贊同。
魔法
老實說,這也是我第一次看綠野仙蹤。如果不是為了男孩,如果不是男孩不愛看書,如果不是為了找一本從繪本過渡到文字的書,我應該不會讀這個「小孩子」的故事書。但沒想到的是,這個童話故事這麼有趣,這麼經典,像莎士比亞一樣,可以投射到許多其它的事物上。
好的故事,無關年紀,讀者的年紀、書的年紀,都讀得很有意思。男孩喜歡它的魔法,我也喜歡,而且因為我們「一起」讀這個故事,魔法不僅在書中發生,也在我們共讀、共聊時,把男孩和我、和一家人揉合交織在一起,創造了一個專屬於我們的《綠野仙蹤》版本。
好的故事,無關年紀,讀者的年紀、書的年紀,都讀得很有意思。男孩喜歡它的魔法,我也喜歡,而且因為我們「一起」讀這個故事,魔法不僅在書中發生,也在我們共讀、共聊時,把男孩和我、和一家人揉合交織在一起,創造了一個專屬於我們的《綠野仙蹤》版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