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讀寫教學》Reading Instruction That Works |
Ch1 「全語言」教學的政治意識論戰:保守派 vs. 自由派
何謂「全語言」
浸潤在文字和寫作裡,給孩子時間和機會練習真正的讀寫,允許犯錯-錯誤乃學習的一部分,老師的角色在以大量時間提供回饋,指點兒童反映自己的錯誤。
全語言和其他語文教育不同處:對字詞辨識的觀念。全語文論者認為增進閱讀理解的技能,就是閱讀、閱讀、閱讀。(P.42)
自然發音法讓兒童乖乖聽話的方法?
Constance Weaver 1994《自然發音法和全語言:從政治到研究》寫道(P.38):
極右派人士強調把字詞搞對(get the words "right"),看重逐字提取而非意義建構。⋯⋯強調個別字詞的信念對基督徒有著至高無上的重要性,他們相信聖經經句帶來的語言啟示。重度的自然發音法教學是一種讓兒童乖乖聽話的方法,並且讓他們不至於為他們自己去閱讀或思考。
Weaver 認為自然發音法是一個維持社會階層化計劃中的一部分,讓社會一代一代複製貧窮:
重劑量的自然發音法教學將會鞏固許多非主流兒童的社會階層,讓這些孩子忙於練習閱讀技能,而無法真正閱讀。(P.39)
使用基礎讀本限制老師的自由?
Michael W. Apple(1986)主張(P.40):
使用基礎讀本不但限制老師的自由,更讓老師們的教學技能自廢武功(de-skill)⋯⋯,用了基礎讀本,老師就臣服於外在權威,放棄教學自主權。
然根據實際調查研究,老師很有創意會選擇、調整教材內容。
提到全語言教學的政治面,本書作者想讓讀者知道,有些全語言支持者對技巧導向教學有很強烈的反對。
平衡取向教學
作者認為全語言的優點應該和更明確的解碼、理解教學結合,採取平衡式的教學,提倡使用具體有效的讀寫方法,才能讓兒童有機會在社會中向上流動。(P.41)
Ch2 熟練性閱讀(Skilled Reading)
優讀者的特色
優讀者最大的特色:能在去情境語義線索的情況下,正確快速地讀出文字。(P.47)
- 瞬認字(sight words):自動化、不費力地狀況下辨識出來。
- 讀出未見過生字新詞的能力。
- 自動化辨識常見字串(如:kle, pre, ing)。
情境最單字閱讀幫助不太,但卻能有效判斷詞彙的意思。如下:
- The duck could not be stopped from bitting the boy, so his mother grabbed the bill.
- Th boy could not be stopped from using this money to buy the duck, so his mother grabbed the bill.
第一句的 bill 是鳥喙,第二句的 bill
意義營造者(meaning maker)
除非讀者可以確實有效地辨識個別字詞,閱讀理解是不可能發生的,這便是學習解碼的重要性。(P.48)
閱讀內容會和原有知識結合起來創造新知識。(P.50)
15位馬里蘭大學教授/優讀者的閱讀(P.51)
- 主動:跳讀(尋找有興趣的內容)、在有問題看不懂處放慢閱讀速度、邊讀邊推論、確認無關提早棄、重讀有疑問處
- 熱情:共鳴時會高興地說「對極了!」,衝突、不同意時亦會透過言詞或表情明確表達。閱讀絕不是一件情感中立的經驗。
優讀者的意識歷程(conscious processing)早在閱讀行為前便已發生。他們知道自己為什麼要閱讀這篇文章、想獲得什麼資訊?(P.53)
What Good Readers Do |
Ch5 學習認字
認字能力的發展歷程(P.110)
- 圖形意義閱讀期(如:麥當勞、漢堡王⋯⋯)
- 字母閱讀期(letter-sound relations):一對一字音 -> 條件性規則
只靠語音線索閱讀,在學習一群有相同字母串單字時就會很困難(如:pots, post, spot, stop)。 - 瞬認字閱讀(sight vocabularies)
- 藉已知字來類比的閱讀:透過字首、字尾、字根,理解內容。
詞彙身份證計畫(Word Identification Program)(P.131)
Word identification 用拼字組來解碼一個字,關鍵就是掌握重複(repetition)的拼字組。如:dispatcher,先依音節拆成三個部分-dis、pat、cher,dis可對應到this、pat對應到cat、cher對應到her,如此便能唸出 dis-pat-cher。
- 讓學生先觀察字母層次的聲韻線索
- 再將個別字母聲音及字根進行拼合
- 最後利用語意及句法情境線索檢查解碼是否正確。
融合技巧教學、認字教學和全語言語意情境法。
Ch6 流暢性
只要解碼自動化的程度夠,注意力的容量便可被釋放,運用在理解上。(P.162)
如果無法提升閱讀理解,應該不會有人對快速閱讀感興趣(意謂:閱讀的目的是為了理解。P.163)
Ch7 詞彙量
P.179 Hidi 1990 當內容符合興趣時,學習便很有效率。P.181 該教那些詞彙?
- 不要教生活中已認識的詞彙
- 也不要教低頻詞彙(同位素...)
- 教那些常出現在各種領域,多數學生不知道的(巧合、荒謬、勤勉...)
Ch8 低年級專家老師的讀寫教學
P.194 有效教學的評量指標- 教室內的高度專注力
- 學年未學生讀的書本難度
- 學生寫作能力:學生寫的故事和短文,寫作技巧、文章長度、拼字、標點符號、主題發展
P.198 優秀老師十分明白教學的目的。讓學生有事忙絕不是目的。
P.204 高效能教師強調 寫作歷程:計劃、打草稿、修正
P.206 好老師會使鷹架成為教學中心
P.228 閱讀和寫作是「在意識中刻意學習」的過程。口語能力會只要沉浸在說話的人群中便會自然習得,讀寫能力卻不可能如此。
P.229 與其訓練那麼多老師,不如在「該選誰成為老師」上努力,如同挑選有天份的運動員一樣。
Ch9 理解教學的必要
P.239 讀書技巧教學 Study Skiils Instruction- SQ3R(Robinson,1946):
- Survey 瀏覽全文
- Question 自我提問
- Reading
- Reciting 摘要
- Review 回顧
- 圖像法(Levin, 1973)
- 故事結構
P.274 交流式策略教學:
- 預測
- 提問
- 根據文本建立心智圖 constucting mental images
- 尋求澄清釋疑 seeking clarifications
- 根據背景知識回應文本 responding
- 摘要 summarizing
- 詮釋 interpreting
Ch 10 寫作
P.277 Piaget認為7,8歲小孩是自我中心的(egocentric),無法從別人角度來看問題。Wollman-Bonilla(2001)以證據挑戰這個假設:兒童寫給家人,試圖說服家人的文章。為達目的,孩子必需提供一些情境訊息,解釋父母為何該行動。
P.278 1980年代大家對寫作如何教有了戲劇性的大轉變。受心理學認知革命研究影響,把寫作視為一系列的認知歷程與策略⋯⋯。寫作可以被教導,一旦被教導,寫作就會改善。
寫作的計畫歷程 |
以小論文為例
- 告訴學生什麼是好作品:
- 有起頭、中間、結尾
- 每個段落有個主題句
- 段落間使用銜接文字
- ...
- 教導寫作計劃、組織的策略
- 要傳達的主要訊息
- 列出主要構想
- 遞迴式修正構想清單
- 構想順序(組織構想)
- 各種起草策略
- 依前面的計劃來寫作
- 先寫論文主旨
- 緊扣主題
- 各種修正策略
- 讓詞彙、句形多樣化
- 轉折詞
P.290 支持寫作發展的教室環境
- 把寫作弄得像社交活動:詢問、討論與評論
- 作家劇場:向同伴呈現自己的作品
Ch11 動機和讀寫的學習
P.298 不同年齡兒童的歸因方式
努力、能力、工作難度和運氣,個人唯一可以控制的只有「努力」。
兒童年級愈高,他們對自己表理的歸因改變了。
P.300「持續的努力」讓他們無處可逃,「不再努力」則讓他們有一個合理解釋自己失敗的原因,相較於努力後卻失敗的結果比較不傷自尊。
P.301 如果挫敗感不加以處理,校園生活就像不斷去上一堂「你好笨」的課一樣。
P.303 學校不是要求完美的地方,學校是要求進步的地方。
P.308 過度合理化效果(overjustification effect)
奬勵已經願意自己讀的孩子,可能會降低他們閱讀的內在動機。對沒有主動意願的孩子,提供奬勵,可以使不讀的開始閱讀。
P.309 愈是公開比較,愈有可能降低閱讀樂趣。
P.314 用好的文學作品提升兒童的閱讀動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