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2

母親不要看《從零開始的女性主義》

因為看了《從零開始的女性主義》,最近喜歡上上野千鶴子,她說話好直接哦!在我的生活中,所有人都要溫良恭儉讓,不能有話直說,以避免雞飛狗跳。因此這書看得很過癮,還邊看邊笑,只是當有人問我在笑什麼時,我不能說,還用書套遮起書名,像是在看禁書似的。

也不知道是否因為讀了此書,讓我這個母親節過得不太高興,一股悶氣。或許把書裡的話貼出來,有助我自己理出一些原因。

p.60 母親就是能把一切功勞回收

就算父母只剩一口氣,還是壓抑不心情想追問:「你當時到底⋯⋯」。直到我母親臨終時我才對她說:「媽,我離開這個家才重新養大自己。」

人生第一次把這話說出口,結果母親反應讓我震驚:「那我教得不錯啊!」

我:有些人就是能把一切功勞回收!即便是壓迫也說的像是在培力,真的很令人傻眼。可是我要小心,因為我就是有這種傾向的人!

P.68 指定席

森崎和江 《無名通信》1959年雜誌創刊宣言:「我們要退還那些加諸於女人之名,期望回歸無名。因為,我們被貼上各式各樣的名字。母親、妻子、家庭主婦、女士、女兒、處女⋯⋯」

我:不想被人規定必須留在「指定席」裡,這是特權,其實也是限制。在我目前的生活裡,在新聞或影視中,還找不到我想要成為的「那個人」。

或許那個人根本不存在,因為宇宙裡只有一個「我」。期待我能寫出我自己的人生腳本。

P.84 穿上牛仔褲獲得性自主

穿裙子,很容易在男人半推半就下做起來;但穿牛仔褲,除非女方幫忙,男人無法輕易脫下她們的褲子。「能好好挑選了!」這就是所謂的性自主。

我:乍看這說法似乎沒道理,其實蠻有道理!

P.92 是誰佔便宜?

身心障礙人權運動讓車站都設了電梯,但現在卻常被一些健康的人霸佔電梯。這些人過去曾出口謾罵,最後卻坐享成果。

我:女權運動的結果,不是只有女性得到解放,男性、所有人也都會一起得到好處。

P.139 笨拙的孩子更誠實面對自己

能達成父母期待的小孩做的不是自己想做的事,而是父母要他們做的事。自己是什麼人、喜歡什麼、想做什麼?逐漸模糊,因為連討厭的事都能完成。

我:這裡我不大同意。

我常見到的「笨拙」其實是不會反抗,那個不服從常常不是出於自我意願,而是無能為之。

孩子一開始服從是因為無知,不知道可以反抗。等到有能力了,可能因為「懂事」或體諒而服從,這更讓人心疼。

P.156 所有物:女人是男人的財產

為讓人了解性騷:想像受害者是你的女兒。為何不能同理當事人即可?為何要代入女兒?

我:「想像你的愛車被刮花⋯⋯」對有些人來說,這樣才能比較理解那個痛。

p.(忘了) 性欲

有人看到性感部位就會觸發性欲,以為人人都這樣。

男人對女人身體有欲望,無識地「物化」女人,但女人並不想無差別地吸引所有人,生活在性騷擾的環境中實在讓人不快。

而就算喜歡的人也只有在特定情況才有欲望。

P.214 上野也厭女

厭女:在男人身上的表現是『女性蔑視』,在女人上則是『自我厭惡』。 

有人問:「上野妳也厭女吧?」

「沒錯。」如果我能從厭女情結中完全解放,沒必要再與之抗爭,那也就不需要當女性主義者了。不斷和自己心中的厭女情結抗爭的人,就是所謂的女性主義者。

女性主義就是為了與自己和解而進行的戰鬥。女性主義是女人接受自己身為女性,愛上女人這個身分的思想。我現在覺得,如果有下輩子我還是想當女人。

我:我也還是想當女人!

不過這可能因為我這輩子其實是厭女的既得利益者,這樣說好像是在自誇自己,但我真的覺得老天是讓我含著金湯匙(健康、外貌、頭腦、際遇)出生。

還是我只是自我感覺良好?

p.216 不同意見的對手是志同道合的同伴

思考是在爭論當中鍛鍊的。有時是自己的論述缺陷和侷限被別人指出,有時是去理解對方的理論並找出弱點,從而跨越對立,產生新的討論。

我們是在這些爭辯中鍛鍊過來的。比起會因咒罵攻擊而失控的男人世界,女性主義者不畏爭論,在奮戰中,不同意見的對手是志同道合的同伴。

我:在生活中若多問兩句,往往造成一個緊張不快的場面。我沒有意思挑釁,只是想了解對方的邏輯。為免對方不知如何接招,我就都不問了,或是哈哈兩句,說些言不及義的場面話。

大部分的人在乎氣氛融洽,比真心交流重要。

2024/05/10

為什麼《新娘不是我》?

邊折衣服邊看電視。是一件很享受的事。

最近突然想看《新娘不是我》,想知道一個能寫能評的美食評論家為什麼會輸給一個傻白甜。

這部票房很好、茱莉亞·羅勃茲主演的好萊塢商業電影,「商業」其實是一種「專業」:對於如何把錢從人的口袋裡掏出來很有一套,而且很知道如何明白地或幽微地打中人心,那麼地出其不意,以致於無法防備。

票房這麼好,一定反應了許多人的心聲。但是量大不等於對。

第一幕簡介男女主角的關係,然後不到十分鐘,第二幕劇女主角就接到男主角的電話,以為瞹眛九年的對象要跟她求婚了,沒想到是告訴她:他要結婚了!茱莉亞·羅勃茲在床腳一個坐空,經典!就是這一坐,讓我想回看這將近三十年的老片。

「我不是他的女神?」我猜那失落的一坐不是因為失去男人的心,而是失去了自尊。

是什麼讓傻白甜贏得男主角的心?茱莉亞·羅勃茲在卡拉OK裡把麥克風塞給她,想讓音痴的她出醜,那走音讓所有人的耳朵沸騰,但是為了男主角,她不計形象,憑著愛一個人的心硬撐著唱下去。所有人,即便一開始噓她,最後卻都被她收服,為她歡呼。傻白甜這樣地天然呆,看到這,我想跟茱莉亞·羅勃茲說:妳已經輸了。

妳不可能像她為一個人放棄自己,說更直白的:妳愛自己更甚於愛他吧?

愛是什麼?是為了對方,可以放下一切?

傻白甜只想和愛人在一起,就算已經要大四、就快畢業,可以放棄即將到手的學位。父親擁有球隊、有線電視帝國她大有可為,但是她只想和愛人在一起,甚至連開口要未婚夫主持父親事業的公關工作都不敢,因為男主角喜歡當一個追著球隊跑四處旅行的運動記者。在劇中只要違反愛人心意的事,她都做不出來,男主角只要反抗、生氣,她馬上軟化,不管這是不是對「她」、「兩人」較好的安排。所有的考慮只有未婚夫,只要未婚夫快樂,她就快樂。

所以傻白甜贏在沒有自己,以愛人為第一優先?

而茱莉亞·羅勃茲則是以自己為優先。為了搶愛人,不擇手段。假意解救反而落井下石,煽動腦中只有粉紅泡泡的富家女要大老闆老爸給未來女婿空降一個職位,嘴上說這是對男主角最好的安排,但心裡是借此羞辱他、破壞兩人感情。

然而茱莉亞·羅勃茲真的「愛」他嗎?還是只是喜歡三不五時接到男主角給她的瞹眛調情電話?

看到傻白甜時,茱莉亞·羅勃茲以為憑她的聰明、魅力,他們倆九年的感情與默契,可以輕鬆贏回男主角的心。但她想做自己,和男主角一樣,兩個想過自己生活的人在一起要聽誰的?幸福美滿的童話故事只能有一個王子。

電影要結束前,茱莉亞·羅勃茲在女廁裡被公審的那段戲很過癮。被欺負到底的傻白甜終於為自己發聲,出手推女主角,指控她怎麼可以親她的未婚夫:「妳以為妳是誰!」並向女主角宣戰:「我不會放棄他」!所有女廁裡的女人拍手為她歡呼。看到這個時候,我才開始喜歡傻白甜,在這之前她都像個道具,直到此時才有了生命!

電影結局傻白甜和男主角甜蜜地結婚了,但只有愛人沒有自己的生活真的能幸福快樂?我很懷疑。

聰明喜歡自由的女主角不適合婚姻,但是喜歡自由的男人卻可以有一個支持他的老婆?

看過這部1997年電影的人會得到什麼印象?順從的女人才會有幸福歸宿,有事業的女人頂多只會有男性友人。

雖然,電影中的男性友人愛男人,但對女人沒有性趣的男性友人讓人很安心,有需要時又可以像在電影中那樣假扮男友,很棒耶。

三十年過去,舉目望去,女人們除了這兩種女性角色,還有其他新的人生腳本可以參考嗎?

https://www.imdb.com/title/tt0119738/mediaviewer/rm3878850048

2024/05/04

《No Talking/不要講話》

They're all exercising some self-control
- which is a big change for this group.
這群五年級的孩子用不說話練習自制力

繼《親愛的漢修先生》,這是第二本英文小說。從 3/22 到 5/3,約43天,每天唸20分鐘,我們讀完這本146頁的小說。一天進度約4頁,過程中夾雜許多岔題聊天:「今天和三班打躲避球⋯⋯」,完全和書內容無關,他說得開心,我面帶微笑聽著,心裡想他到底有唸進去嗎?

為此常停下來問他:這句在說什麼?有時候答對,有時候答錯,可能是遇到不認識的單字,也可能單字都知道,但斷句斷錯或根本就理解錯誤。

遇到不認識的單字,我們都不喜歡中斷查生字,就先放著,唸下去,猜猜看什麼意思。但常發現,不認識就跳過,不重要的副詞、形容詞完全不妨害理解大意,若真是很重要的單字,它會一再出現,如此便很容易猜了。

因為我在乎的是「閱讀」,所以從沒要求他背單字,但又覺得只讀沒寫留不下什麼,而我們的能力又還不到能寫句子的程度,最後我每天從讀到的段落裡找一個句子,讓他直接抄下來,或是濃縮、改寫成一句寫下來。

Gandhi push the whole British army out of India.
主角在做社會報告時,讀到甘地的故事。

第一個好處是練習把讀到的音轉成拼字寫下來,比如:ex-plo-sion,甚至更多音節的:ex-pe-ri-ment。我跟他說:唸得出來就大概拼得出來,這樣以後背單字就簡單了;反過來說,他也能理解把單字「唸準確」很重要。

第二個好處,練習寫字。在這之前,他的英文字母四分五裂,抄寫時我要他對照自己寫的和書上的印刷體,想像每個字母要放進三條線,代表三個樓層,哪些部分寫在一樓、二樓、地下室。

第三個好處,我不太確定:句子結構與語感。可能要長時間累積才有感覺吧?

寫完一個句子,請他看著再唸一遍。他便快樂地去做自己的事了。

這故事是人稱 Unshushables/噓不得 安靜不下來的五年級孩子,自發挑戰不講話,從男女對抗到對抗校長,最後變成校長強迫他們講話。其實不是不講話,而是每次最多只能講三個字,因為限制,大家開發了其他的溝通方式,用創意的方式上音樂課、體育課、數學課、英文課⋯⋯,而就算只能講三個字,但只要去「想」,三個字就很夠用了。

這真的是一本很有趣的書。你猜圖中校長用 bullhorn/擴音器 要大家做什麼?
講話!

我的困難是:要他來唸。每次他都一副厭煩的樣子,看得我也很煩。但是想到這些有趣的英文故事,每天勉強20分鐘,我可以忍受,而他,其實也沒那麼厭煩。

這真的是一本很有趣的書。之前學校裡的大人被孩子吵得受不了,要他們不要講話。當孩子自動發起省話運動時,又求他們,甚至「逼」他們講話。這本書讓人發現「講話」不僅是一種能力,也可以是一種「武器」,甚至連「不用」都是一種武器。

這感覺用說的很難懂,但故事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