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04

《No Talking/不要講話》

They're all exercising some self-control
- which is a big change for this group.
這群五年級的孩子用不說話練習自制力

繼《親愛的漢修先生》,這是第二本英文小說。從 3/22 到 5/3,約43天,每天唸20分鐘,我們讀完這本146頁的小說。一天進度約4頁,過程中夾雜許多岔題聊天:「今天和三班打躲避球⋯⋯」,完全和書內容無關,他說得開心,我面帶微笑聽著,心裡想他到底有唸進去嗎?

為此常停下來問他:這句在說什麼?有時候答對,有時候答錯,可能是遇到不認識的單字,也可能單字都知道,但斷句斷錯或根本就理解錯誤。

遇到不認識的單字,我們都不喜歡中斷查生字,就先放著,唸下去,猜猜看什麼意思。但常發現,不認識就跳過,不重要的副詞、形容詞完全不妨害理解大意,若真是很重要的單字,它會一再出現,如此便很容易猜了。

因為我在乎的是「閱讀」,所以從沒要求他背單字,但又覺得只讀沒寫留不下什麼,而我們的能力又還不到能寫句子的程度,最後我每天從讀到的段落裡找一個句子,讓他直接抄下來,或是濃縮、改寫成一句寫下來。

Gandhi push the whole British army out of India.
主角在做社會報告時,讀到甘地的故事。

第一個好處是練習把讀到的音轉成拼字寫下來,比如:ex-plo-sion,甚至更多音節的:ex-pe-ri-ment。我跟他說:唸得出來就大概拼得出來,這樣以後背單字就簡單了;反過來說,他也能理解把單字「唸準確」很重要。

第二個好處,練習寫字。在這之前,他的英文字母四分五裂,抄寫時我要他對照自己寫的和書上的印刷體,想像每個字母要放進三條線,代表三個樓層,哪些部分寫在一樓、二樓、地下室。

第三個好處,我不太確定:句子結構與語感。可能要長時間累積才有感覺吧?

寫完一個句子,請他看著再唸一遍。他便快樂地去做自己的事了。

這故事是人稱 Unshushables/噓不得 安靜不下來的五年級孩子,自發挑戰不講話,從男女對抗到對抗校長,最後變成校長強迫他們講話。其實不是不講話,而是每次最多只能講三個字,因為限制,大家開發了其他的溝通方式,用創意的方式上音樂課、體育課、數學課、英文課⋯⋯,而就算只能講三個字,但只要去「想」,三個字就很夠用了。

這真的是一本很有趣的書。你猜圖中校長用 bullhorn/擴音器 要大家做什麼?
講話!

我的困難是:要他來唸。每次他都一副厭煩的樣子,看得我也很煩。但是想到這些有趣的英文故事,每天勉強20分鐘,我可以忍受,而他,其實也沒那麼厭煩。

這真的是一本很有趣的書。之前學校裡的大人被孩子吵得受不了,要他們不要講話。當孩子自動發起省話運動時,又求他們,甚至「逼」他們講話。這本書讓人發現「講話」不僅是一種能力,也可以是一種「武器」,甚至連「不用」都是一種武器。

這感覺用說的很難懂,但故事可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