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德達爾的故事總讓人緊張,擔心魔法力量有點失控的強大,有點越過安全範圍、安全劑量⋯⋯,但也因為有點狂放不羈,而覺得刺激、緊張、好看。
《女巫》的可怕就在她的無法辨識,所有你看到的好人壞人都可能是,而且她們十分痛恨小孩,心狠手辣。「可能偽裝成任何人」這點讓男孩有點迷惑,也是㩆著他繼續往下看「如何辨認女巫」的原因。
小男孩挪威的外婆有和女巫交過手,除了他,全世界只有外婆相信這世界有女巫。故事裡的外婆對女巫瞭如指掌(我曾懷疑外婆會不會就是女巫?),女巫對小孩施的魔法很有趣,一點都不老套,請自己去看。
故事的高潮發生在外婆養病的飯店,全英國的女巫假借「皇家受虐兒預防協會」開年會,而小男孩恰巧就躲在那裡的屏風後,目睹兩百多個女巫現形的過程,聽到女巫天后策劃消滅小孩的秘密計劃⋯⋯。如果我們就是在現場的小男孩,太可怕了,心都快跳出來了!
雖然可怕,但是讀到消滅小孩的配方時,我們又忍不住覺很好笑。你覺得如何把小孩縮小?女巫的配方是:用望遠鏡倒過來看!
和男孩看到這裡,他自己的故事之旅便啟程了,每晚便自己拿書,和小男孩和外婆一起智鬥、力鬥女巫⋯⋯
暗黑元素
羅德達爾不是「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那種作家,《女巫》最後的小男孩並沒有變回人,還是一隻小老鼠,但小男孩並不難過,男孩覺得「只要有人愛你,不管你是誰或是長什麼樣子,都不重要。」或許男孩心裡有一點難過,但還有一個理由安慰支持他:小老鼠的壽命剛好讓他可以和年邁的外婆一起渡完餘生。小男孩是孤兒,外婆和他是兩人彼此在世界上的唯一依靠。能和心愛的外婆一起終老,是很幸福的。
有人批評故事中兒童變成老鼠、不再變回人形,因為他害怕自己比心愛的祖母活得久,寧可與她一起死去。「靠死亡逃離長大是值得懷疑的——引申到極端就意味著對自殺的鼓勵,因此小說在思想性和美學方面都存在瑕疵。」
這似乎有點「厭世」,的確,但是對一個變成老鼠的人,你能多陽光樂觀?人,正常的人不可能總是正向、總是向上。
這讓我想起《陽光普照》裡的哥哥,「沒有暗處,只有陽光,24小時從不間斷,明亮溫暖,陽光普照。」這樣的陽光讓人無處可逃,把人曬的遍體鱗傷。
小男孩這樣的想法,我覺得很自然,有益心理健康。人生很長,這不過是個喘息。
兒童心理學家布魯諾·貝特爾海姆(Bruno Bettelheim)也說:兒童文學中的可怕主題發揮了重要的情感宣洩作用,透過這種幻想,兒童可以消解一些焦慮無助,反而沒聽過可怕故事的小孩會比較焦慮,可怕故事在描述焦慮的同時,也給出戰勝這些惡魔的辦法。
故事的結局是他和外婆要環遊世界,消滅每個國家的女巫,靠祖孫倆自己的力量嬴得勝利。如此好玩又興奮的事,讓他們等不及動身!
小男孩和外婆要忙上好幾個月、好幾年吧。到那時候,小男孩和外婆對生命應該會有不同看法⋯⋯
糖果店的女巫
關於羅德達爾,小天下總編輯李黨在部落格上說:就讀天主教學小學的羅德達爾,幾乎每天都會在學校外的糖果店買最便宜的糖果,但糖果店老太太服務態度差,手髒兮兮抓糖,用報紙隨便一包,還會趕人:「要買就快,不然別在這裡鬼頭鬼腦,買不起的通通給我出去。」達爾決定想整她。有天他和同學發現一隻死老鼠,趁著幾個同學買糖時,偷偷打開糖蓋子,將死老鼠丟進去。
隔天早上到糖果店去探查,沒想到糖果店沒開。他們想她不會嚇得心臟病發作?
結果她是到學校告狀,校長大怒,重重鞭打他們,每一鞭都像火燒般打進肉裡,孩子都哭了,那老太太卻在旁邊鼓掌叫好,滿意極了。
看來羅德達爾對女巫是有真實感受的,這也難怪當《女巫》改編為電影時,編劇擅自讓小男孩變回人,達爾對這樣的更動,非常不滿,電影上映時,他拿著大聲公,在戲院門口叫讀者不要進場!
外化(externalization)
為什麼我們喜歡談可怕的東西?有人說這是種「外化」(externalization)的心理防衛機制。
當母親可怕地對孩子發脾氣時,孩子可以透過想像,想像發火的媽媽是火星人。將一個人分裂成好與壞兩部分,可以保留母親在孩童心中美好的形象,使孩子合理的憎恨「壞母親」。
當母親可怕地對孩子發脾氣時,孩子可以透過想像,想像發火的媽媽是火星人。將一個人分裂成好與壞兩部分,可以保留母親在孩童心中美好的形象,使孩子合理的憎恨「壞母親」。
不知道以下做法算不算「外化」?當他們被蚊子叮,癢到受不了時,我說:想像那是別人的手。把自己的手切割出來,這樣感覺比較不癢。
把問題切割出來,比較好單獨處理,也不會全盤否定,保留一點復原、努力的能力。
禁書
《女巫》曾因其中的厭女(misogyny)情節、性別歧視(sexist)被禁,而羅德達爾本身「精采」的一生也充滿爭議,他離婚的老婆稱他是「Roald the Rotten」(爛透的羅德達爾)。
劍橋大學教育學院兒童文學教授瑪麗亞·尼古拉耶娃(Maria Nikolajeva)表示,「坦白說,我不在乎作家真人是什麼樣子的,如果達爾本人是個和藹可親的小說作家,他就能倖免嗎?誰想要讀和藹可親的小說呢?」
劍橋大學教育學院兒童文學教授瑪麗亞·尼古拉耶娃(Maria Nikolajeva)表示,「坦白說,我不在乎作家真人是什麼樣子的,如果達爾本人是個和藹可親的小說作家,他就能倖免嗎?誰想要讀和藹可親的小說呢?」
參考:
- 達爾筆下的女巫 by 李黨
- 巧克力工廠和飛天巨桃的陰暗面/The dark side of Roald Dahl by BBC - Culture
- 羅德.達爾幻想作品裡的人物研究 by 吳佩珊 - 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7
- The Witches (novel) - Wikipedia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