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6

炸排骨

雖然家附近就有黃昏市場,但每一、兩個禮拜婆婆便問我要不要去菜市場。

她說的市場是那個她去了三十年的傳統市場。婆婆喜歡週五去,因為那是炸排骨來擺攤的日子。炸排骨加薑片燉成的冬瓜湯,那濃郁的湯頭靠的便是炸排骨,一家老小無不雙手捧碗,虔誠感受它帶給我們的溫暖。

那攤排骨由穿廚師服頂高帽的老闆現炸。「炸」本身就是件很誘惑人的表演,外燴辦桌用的黑色鐵鍋,像撐開雨傘那麼大,底下旺盛的快速爐爐火穩定熱著七分滿的油,接著用比臉大的漏勺浸入沾粉醃過的排骨,沏⋯⋯的油炸聲馬上在耳邊響起,像頻密的小鼓敲著,預告大家精彩好料即將上場。就像夏日的午後雷陣雨,耳裡聽到雨聲時鼻子馬上聞到柏油路竄出來的暑熱,沏沏沏的油炸聲伴著排骨的肉香散發出來,免費,盡量享用!

待排骨變成金黃色時,掌勺的老闆便俐落地倒進大金屬盤中攤平,這時香氣四溢,路過的人腳沒停下來,眼睛也一定會看過來,炸喜相逢、炸𩵚魠魚、炸花枝、紅糟肉⋯⋯。戴著白色大廚高帽,本身就是總舖師的老闆抓準時間用牙籤戳刺,就在你唾液開始分泌的時間點,給每個人遞上一塊試吃。

吃了就不好意思,多少買一點。現炸的東西誰能抵擋?這個酥那個香,若不克制一千塊沒能找多少回來。

直到離開大鐵鍋的熱氣香味幅射範圍,我和婆婆才漸漸從幸福感覺裡清醒,而我們似乎也被「炸」了,買菜錢去了大半,接下來的市場採買只能省著點花。

聯合報家庭版 2024/4/29

2024/01/25

孩子的Party 食物:鍋貼


材料:
  1. 一斤豬絞肉
  2. 半顆蓬鬆的高麗菜
  3. 半斤水餃皮(如果有分大小片,買大的)
  4. 少許薑
調味料:
  1. 醬油
  2. 麻油
  3. 白胡椒粉
作法:
  1. 洗淨放乾半顆高麗菜。
  2. 豬絞肉拌入兩克鹽、兩小匙醬油、一小匙麻油,些許白胡椒粉、切細碎的薑提味去膩,邊拌邊加入半杯水(90ml)。拌好,讓它放一下把水份及味道吸進去。
  3. 高麗菜切細絲再切碎,灑一匙鹽,抓拌一下出水變軟後比較容易和絞肉結合。
  4. 大桌子鋪上報紙,擺兩個大鐵盤、一小盆水、打開水餃皮,包鍋貼。和密封水餃不同,鍋貼兩邊要留開口,好讓熱氣進入蒸熟內餡。
煎鍋貼:
  1. 開火熱鍋,倒入些許油,放入鍋貼排好,鍋貼的「貼」其實是先煎再悶。
  2. 底部煎酥之後,再加約餃子1/3高的水,蓋鍋,煮蒸並行等餃子熟。
  3. 約兩三分鐘,等鍋裡水乾了,用煎鏟試試是否能鏟起鍋貼。感覺有點像在剝貼紙。倒扣在盤子裡就是香脆的鍋貼了!

假日下午,男孩常去堂弟家找他「玩」。兩個男孩能玩什麼?當然是電玩,Switch、Roblox、Minecraft、Free Fire。堂弟家只有一個小孩,兒子是哥哥姐姐都不住家裡了,差兩歲的兩個男孩正好彼此作伴,不然我就算有時間也沒辦法玩射擊遊戲或賽車,年紀相近的兩個男生需要的,就像他們的笑點,彼此能懂。

這週日傍晚,小叔一家大人各有活動問我們可否寄放兒子?當然。平常都是兒子去打擾,偶爾也要換他來家裡玩玩。可我們家不像小叔家是透天厝,活動空間大可以跳繩什麼的,既然要來晚餐,就來包鍋貼吧!

很多事情其實沒想像中的麻煩,只要你做了幾次鍋貼後就會發現。

去市場採買:一斤豬絞肉、半顆蓬鬆的高麗菜,和半斤水餃皮(如果有分大小片,買大的)。

拌入兩克鹽、兩小匙醬油、一小匙麻油,些許白胡椒粉、切細碎的薑提味去膩,邊拌邊加入半杯水(90ml),口感比較水嫰外,煎鍋貼時內餡的水被加熱成水蒸氣正好可以幫助蒸熟餃皮,被蒸熟的餃皮不僅有視覺上的透明感,軟的口感對比底部用煎的酥脆感,只能說:美味!

鍋貼還沒煎,拌豬肉餡時麻油、醬油、白胡椒和薑飄散出來味道,已經讓我聽到有人的肚子咕咕叫。

豬肉餡拌好,讓它放一下把水份及味道吸進去。接著來處理洗淨放乾的半顆高麗菜,切細絲再切碎,灑一匙鹽,抓拌一下出水變軟後比較容易和絞肉結合。餡料鬆散不好包。

肉餡拌好,大桌子鋪上報紙,擺兩個大鐵盤、一小盆水、一袋水餃皮,把兩個玩遊戲的男孩叫去洗水:準備包鍋貼囉!

接著開火熱鍋,倒入些許油,放入鍋貼排好,鍋貼的「貼」其實是先煎再悶,底部煎酥之後,再加約餃子1/3高的水,蓋鍋,煮蒸並行等餃子熟。和密封的水餃不同,鍋貼的兩邊要留開口,好讓熱氣進入蒸熟內餡。

約等個兩三分鐘,等鍋裡水乾了,用煎鏟試試是否能鏟起鍋貼。感覺有點像在剝貼紙。倒扣在盤子裡就是香脆的鍋貼了!

包鍋貼不難,小孩也可以。煎鍋貼不費時也不麻煩,只是家裡普通的炒菜鍋一鍋最多只能煎十二個。反正鍋貼也要趁熱,所以最好就是邊包邊煎邊吃。吃了想再吃就再包,自己包自己吃,想吃多少就包多少。

也適合大人,邊聊邊煎邊吃。煮一鍋味噌或是酸辣湯,就放爐上,小火保溫,吃了鍋貼隨時可以盛碗熱湯喝。吃不下,剩下的餡料就包成水餃,冷凍。


2024/01/15

桌上的食物

有晚特別累,洗完澡就去睡了。因為很累,所以睡的沉、特別好,隔天起床,看到我的桌上放了一些東西。先生從阿嬤家拿回來的西點餅乾、巧克力,兒子畢旅帶回來的紀念品-藥膳包。

都是吃的。

讓我想到貓咪會叨著自己捕獲的獵物放在主人門前。



2024/01/03

倒數二千年,擠

大學新鮮人跑去台北跨年,在捷運車廂中突然眼前一黑,呼吸困難,趕緊下車。

所幸一切平安,這向來自恃身體很好的年輕人被自己嚇了一跳。原本都是他在笑我們老,聽他說起這件「驚」歷,換我想笑他。

當年開始上班時公司位在南京東路四段,就在現今小巨蛋旁。大台北公車很多,研究後決定了一條三段票即可到達的公車路線,然而那年台北捷運開建,所有人車都被籠罩在漫漫灰塵的交通黑暗期裡,且306公車很繞路,光是單程就要兩個小時。

不想坐到天荒地老,於是改變路線,先坐公車到板橋火車站,改搭火車到松山,再從松山換公車到南京東路四段。雖是公車換火車又換公車,但只要算準火車時刻,通勤時間可縮短為「只要」一個小時出頭。

板橋車站當年是比台北出入人次更多的最繁忙火車站,不用去日本,我每天都在體驗「滿員電車」,星期一更是可怕,為了趕上班打卡,車門一開人潮就像水壩洩洪似地往前擠,最後要靠站務員幫忙,把突出的包包、外套、人塞進車廂,讓發出警告聲抱怨的車門勉強關上。

大家這麼拼命,因為只要能擠上車就相當於保證到達,火車無論刮風下雨都不會塞車,雖擠但好處是不用考慮扶手拉桿,所有人擠得密密實實動彈不得,無論車行怎麼晃動,絕不會傾倒。

這麼擠的情況下,總會遇到「痴漢」。一開始會自我懷疑是不是「誤會」了,經歷幾次後,請相信你的直覺,只要感覺不對就是真的,大聲喊出「有色狼!」就對了。

但我並不是生來就這麼勇敢。第一次遇到暴露狂,以為眼花怎麼有人拉下拉鍊「蹓鳥」?小心用餘光再次確認,心差點跳出來,全身血液像被抽走,嘴唇發白冒冷汗,無力到只能勉強移動自己遠離他。至今還是想不清楚,他在車上我下車?還是他在站牌邊我躲到車上?人來來往的車站其他人都沒發現,只有我嚇傻。

大學生談起台北人潮的「洗/擠」禮,說起快要缺氧的過程,看完煙火的回程不敢再坐捷運,改騎 Youbike。

他臉色蒼白地敍述著,本來還想笑他的我,笑不出來。

二千年,當時年輕人的我也去跨年。忘了是怎麼抵達市政府前廣場,只記得真的很多很多人,原本車來車往的基隆路,被滿滿人潮踩在腳下,白天冷漠的呼嘯聲被躁動不安的紛雜人聲淹没,幾台電信公司派出的行動基地台點綴在人群裡,於事無補,不成比例的手機數量依然通訊不良。隣近都是三四十年的公寓大樓,小小店面約只十多坪,便利商店那晚架上的食物、飲料幾乎掃光,為了應付人潮連門都被拆了下來。

5-4-3-2-1 後凝聚的人群慢慢鬆動,流向捷運,溢出來的就再延著忠孝東路、仁愛路往下個站走去。進到月台也站滿了人,大家緊緊挨著,密集的程度讓我想到湯姆熊裡推金幣的遊戲機。我和先生,當時的男朋友,手緊緊握著以免被人潮沖散,幸運的我們和一群性格溫和的綿羊站在一起等車,擠雖擠,沒有人被推下去。

若當初有任何一點小小騷動,可能瞬間便演變成可怕災難。那年發生驚天動地的九二一大地震,才三個月人們就開心倒數,歡樂地迎接下個世紀。時間不曾停下腳步,連可能讓電腦系統停擺的千禧年危機也沒能絆倒它。

回憶一件一件冒出來,有如那晚月台上人群蠢動,說出來對面的年輕人懂嗎?我拉拉身邊老公的手,請他牽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