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05

要還書了:《拚教養:全球化、親職焦慮與不平等童年》父母也是脆弱的,同樣需要照護、滋養

 


《拚教養:全球化、親職焦慮與不平等童年》

Struggling to Raise Children: Globalization, Parental Anxieties and Unequal Childhoods

出版日期:2019/06/04

作者: 藍佩嘉

我為什麼讀這本書/Why?

作者藍佩嘉之前寫過《跨國灰姑娘:當東南亞幫傭遇上台灣新富雇主》,獲得2009年開卷年度好書,想看沒看,而這本書主題切中現在的生活。

學到什麼/What’s New?

  • 在「導論」、「結論」兩章引用了許多社會學的理論,認識了很多「很利害」的專有名詞。
    如:法國社會學家與思想家皮埃爾.布迪厄(Pierre Bourdieu, 1930-2002)的「階級秉性/disposition」、「文化資本(教育、品味、生活風格)」。
    Andrew Sayer (2008)「益品/goods」:人們欲求的生活方式。
    Allison Pugh「鋪路消費/pathway consumption」: 全球鋪路消費替孩子累積經驗與能力。
    溫暖威權 Warn and authoritative。
  • 獵奇。瞭解臺灣中產、勞工階級在教養及處境上的差異。
    書中有微觀細膩的個案故事,也有宏觀的結構與全球化分析,多元的家庭與學校訪談觀察,讓人像耳朵貼牆偷聽隔壁隣居如何教小孩。
    如:工程師父親用WBS(工作分解結構/Work Breakdown Structure)教女兒如何多喝水,在水壺放蜂蜜,以確認是否有在學校喝第二瓶水。
    房地產仲介主管用管理學、人際溝通技巧和女兒溝通。
  • 最大的收獲:用安瑪莉·摩爾(Annamarie Mol)病患照護的 「照護邏輯」來理解教養。
  • 作者最後的結論:
    我們的花園,跟他們的廢墟,實是社會的一體兩面。社會不平等其實是人人參與打造的關係性構成,這樣的論點並不是要讓優勢階級感到罪惡,而是強調,跨越階級界線來建立同理、瞭解與結盟,對於打造一個理想社會何等重要。

心得

  • 認清自己的教養「益品/goods」

別讓教養矛盾把自己搞得人格分裂,讓想的和做的、理想的和現實的、小我和大我目標,一致/對齊。

幸運的,我們倆都認為「活出自己」、「做有意義的事」是人生最重要的事,基本信念確定後,人生也就簡單多了,生活也會過得比較踏實。

  • 焦慮

記得小時候逛了百貨公司後,好興奮,想要的東西變好多,結果被長輩數落:壞目。我們很幸運,是家族中的第一代大學生,書讀得多,有能力、選擇變多,但也因此心眼多、煩惱多。

「新自由主義親職」,父母不僅要為孩子的健康與幸福負責,甚至教育、飲食、是否疫苗施打都應該由個別家長進行「選擇」。

再來是:競爭。錯過科學大爆發的工業革命,亞洲人總處在超英趕美的氣氛中(佐藤學:壓縮現代性),父母那代是牛車,我們這代有能力換更好的車,不能浪費啊!能跑多快就多快。就像大學填志願,不要浪費分數。

  • 密集親職

也是焦慮的原因。物質條件、時間,和父母比起來都充裕許多,父母付出更多的時間,把精力投注在孩子身上,孩子又變少,彼此的壓力就更大了。

書上說:

對子女生活過度介入造成孩子心理健康的負面影響。調查顯示:習成就愈佳的學生其身心症、焦慮抑鬱的狀況都更為明顯。親子間加強的情感連帶,強化了家長的「軟性權威」、對孩子的「情感勒索」,不僅壓抑孩子自主發展空間,也讓他們更不快樂。

  • 照護的邏輯

書中借用安瑪莉·摩爾(Annamarie Mol)病患照護的「照護邏輯」,來理解教養,是我覺得最有收獲的地方:

在照護的互動過程中,我們不僅將孩子視為行動的主體、認可到每個孩子獨特個性與需求, 同時也要體認到,父母在關係中也是脆弱的,同樣是需要照護、滋養的對象。 

照護的邏輯不在於強調父母的選擇與掌控,也不是全面配合孩子的需求,而要考量整個家庭團隊的互助與分工,同時要求每個成員都要認真看待彼此的貢獻。 

什麼是好的教養目標?就是在家庭的資源、時間、能力等狀況允許下,實際可能達成的目標。這些目標不是預先規劃的,而是在行動中持續地尋找適當、可行的目標,這是持續協商、共同試驗、做伙修補的過程。

  • 反脆弱

時代變動很快,以電話為例,在短短不到二十年間我們從電話、BB Call、手機到網路電話,對於未來,想讓下一代過得更好,我不確定我的經驗還適不適用在他們以後的世界。

因此,面對多變世界,需要的可能是:心理韌性,和處理不確定的靈活彈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