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7/31

令人敬而遠之的長輩

長輩是伴隨親戚而來的產物,好的長輩如宋楚瑜先生遇到的貴人,出錢出力為他助選張羅政治之路;或是代為照顧孫子女讓兒女、媳婦沒有後顧之憂,可以全心全力衝刺事業;或是妥善安排自己的生活、照顧好自己的身體,自得其樂外,偶爾還會送來自製的水餃或是自種的蔬果。與這些長輩聊天喝茶,分享生活經驗,好不快樂。

但最近經歷一些事情,讓我發現令人敬而遠之的長輩也是不少。隨著人口高齡化,以後我們遇到的長輩會愈來愈多,有朝一日自己也會變成別人的長輩,為了不要讓自己到時也成為年輕人敬而遠之的對象,我想在「青年十大守則」之外,應該也要有「老年十大守則」,讓長輩們稍稍了解一下,如何讓自己也讓別人活得快樂。
  • 愛挑剔的長輩
這種長輩有張挑剔的嘴,走到那、批評到那。症狀輕則碎碎唸,尚不至對旁人產生干擾,只覺得耳邊不時有點雜音嗡嗡作響。自恃數十年經驗,見多識廣什麼事都可提出不少「建議」。

假日載大伙出去走走,他說:大熱天跑到這個地方人這麼多...;難得親朋好友聚餐,她說:這家餐廳這麼貴,東西又不好吃...。

嫌棄外面的東西我不介意,但是若是到「我家」來還繼續這樣,就真的讓人抓狂。

到家中做客卻好像是個鑑價師,不時提出評論:客廳和廚房為什麼不做個隔間,空間這麼大,冷氣開了也不會冷!(我覺得這樣視野比較好啊);怎麼不裝第四台,買這麼大台的電視做什麼?(不好意思,我家只看DVD不看電視);這個音響效果不好,歌聲Echo太小,投10元唱一首的卡拉OK還比較好(我家本來就不是卡拉OK店啊)。
  • 愛派工作的長輩
「某某,高雄的姨婆要來,下午到火車站去接她!」最怕接這種長輩的電話,不是要做些跑腿的工作,再不然就是他要買車或3C用品,請我們幫他評估買那個廠牌或那一款好。

為長輩服務是應該的,但是不喜歡臨時接到一通電話便被指派的感覺。長輩可以提早說,好讓我們安排時間或是有心理準備,臨時被捉去出公差,可能好好的一天就這麼被打亂了。再來長輩有長輩的生活,我們有我們的生活,若是常態的接送工作,最好自己安排好交通,看是要搭公車、計程車還是捷運,老是麻煩別人,不是給人困擾嗎?

再說買東西,的確產品種類繁複,規格又多,要挑一個經濟實惠的真的要花點工夫,這點我們可以為長輩代勞,針對他們的需求提出建議,但最怕日後凡此物品有任何問題,都要一通電話隨撥隨到,即使是原廠售後服務也沒這麼好吧?俗話說得好:媒人做媒,可以保證新娘漂亮,但卻無法照顧到生小孩啊!
  • 愛比較的長輩
有些長輩十分以子女為榮,四處做客時也不忘大大誇讚一番,這很好,能有如此有成就的親屬大家都沾光,但只怕這光是滅別人的光把自己突顯出來。

這種長輩打從小時候就愛比較,比較小孩的功課、學的才藝,比較同輩的事業,比較開的車子。等孩子大時,更多可以比的:比較孩子的學歷、工作、住的房子,有時連媳婦的家世、學歷、工作也都可以拿來比,現在還多了孫子可以比。

像有個長輩,來到家裡直問電視螢幕是幾吋的?然後得意地說,我那老大家裡也有一模一樣的,不過是42吋...。心裡只覺好笑,連電視大小都要計較。有的則是來到家裡便問坪數、房價、建商,如果不是自己的親戚,那專業的程度還以為他要幫我們賣房子呢!
  • 愛訴苦的長輩
另外還有一種長輩常常愁容滿面,逢人便訴苦。不是說子女好久沒來探視,再不然就說媳婦如何如何,再不然就是身體那裡痛、那裡酸,把自己描述成一個孤獨可憐又混身病痛的老人。即使外頭天氣艷陽高照,遇到他/她,整個心情都陰沈下來。

其實在旁人眼中他很好,只要不自艾自怨,放開心走出去,就會得到許多正向回饋,而那些擾人的病痛也就相對變小了。

說了這麼多長輩的壞話,我要舉個好的例子,免得讓人以為我有「仇老」情結,這個例子就是我公公。

他是個只有小學畢業的老先生,談話風趣,有時也會和我們一樣說「冷笑話」,因此有人暱稱他「范老爹」,雖然已年近七十,但自從看到小一孫女學鋼琴,他也去找老師學電子琴,準備有一天可以和孫女來個「祖孫聯彈」。除了和一般老人一樣打太極,他還會上網找人廝殺象棋,生活過得好不忙碌。

有如此樂活的長輩,真是晚輩的福氣。

2008年大學同學會

你知道人愈大覺得時間過得愈快是為什麼嗎?有人是這麼說的:這是感覺的問題,我們會把現在與過去的時間相比,當過去的時間愈多,現在就顯得愈短。這就好像分子與分母,當分母愈大,縱使分子不變,整個值卻變小了。

為什麼要說這個呢?還記得才在桃園潘志偉家看到美國回來的李其政一家人,沒想到怱怱地一年就又過去了。老同學沒什麼不一樣,一樣的笑容、笑話和工作,但是身材卻日漸「壯大」。所幸日漸壯大的除了自己的身材,還有小孩及老婆-潘志偉及葉秉哲的小baby預計將在今年底及明年初和大家見面。

在同學中我及志銘的小朋友算是最大的,姐姐女兒今年九月將上小二了,弟弟兒子也將升大班;阿志和惠芳的一對姐妹花也將升大班及小班;阿文的萱萱二歲、弟弟才五個月;阿助的小櫻桃要上小班了吧;因為老婆要帶佳穗上音樂課,杜老大只好一人赴約。

對工作有點上癮的周忠良,還是只有三隻小狗(放下工作,帶老婆出去走走吧!);魏誠厚則還在微軟等錢賺夠(錢應該永遠賺不夠吧?);許久未見的楊自暐新家落成只差一個女主人。

有了小孩、回到台中,讓我及志銘的想法及心境改變許多,就像長大後回到小時候住的地方,幼時覺得很寬大的馬路怎麼變得窄小、覺得高大的樹木原來舉手就可碰到;當腳步踏出去後,看事情的角度就都不一樣。跳離台北及公司,變成自由工作者後,其實也還過得去(少花一點就行了),工作變少、時間變多,最大的挑戰是要能坦然面對空白,閒著可是比忙著更容易讓人發慌呢。

聊天時談到如果大家有空,不妨找個秋高氣爽的星期六,來台中我們家唱唱歌、騎騎腳踏車!

2008年交大資科同學會
2008/07/22

鹿橋 人子

對鹿橋先生的第一印象是「未央歌」,但高中時看不太懂這小說,遙遠的抗戰西南聯大情節實在引不起興趣,沒看幾頁便作罷。

之後聽另一散文作家鐘怡雯提到,學生時代常常每天都昐望著報紙副刊上鹿橋的短文,便引我想看看鹿橋先生的文章到底有什麼魅力。和女兒到圖書館借書便拿了他的「人子」來看,或許是年紀加上生活經驗,現在才發現鹿橋先生的「人子」真的是一本意境悠遠的好書。每個故事沒有複雜的情節,但是卻會生出細細小小的思想,在之後的日子裡咀嚼品味。

遠景人子封面

人子扉頁
這本書很薄,裡頭有十二個清新的寓言故事,才二百多頁,對比「未央歌」更形輕薄小巧。有人說,人子是鹿橋先生在未央歌推出後三十年才發表的作品,書的厚度反應作者由繁化簡的心境。

人子目錄
在網路上找鹿橋先生的資料時,傷心地發現鹿橋先生已於2002年享年84歲辭世。

「人子」我所知道的有二個版本,第一手是遠景出版社在1974年出版,手上借的便是這個版本的23刷(1991年)。2007年台灣商務又重新出版,距初版已過了三十三年,真是長賣啊。

遠景人子版權頁
這本書是人捐給圖書館的,不知在她升大三時讀了有什麼感覺,過了這麼多年後,還記不記得書裡的情節。


鹿橋先生的文章真的很棒,以下引述部分內容,但盼能引人入勝:

  • 汪洋
十七、八歲的航海手,獨自駕了一隻小帆船,憑了健康,又無限好奇,好像世間沒有不能透澈的大道理,好像天下沒有不能成功的事業,汪洋沒有不能達到的港口。

他向一個方向航進了一個時期之後才知道越走得路長,越能體會路程之遠。又像是追求一個理想一樣,追得越急,那完美的理想就馳走消失得越快。與那似乎是無限的路程比起來,已經走過了的距離實在太渺小不足道了。

他忽然覺得不奔向任何一個港口實在是一個積極的態度,他不願完全地變成一個理智的人,因為他不捨得整個放棄幻想。

自從他把航海圖、羅盤、帆都放棄了之後,他才真與汪洋合為一體,真自由了。在思想上他也抛棄了航海的儀器,接受一個新解悟,時間老者教他抬起一條腿來,兩人同時一舉足,就從時間的領域邁步走了出來。
  • 幽谷
凡是輪到這天清晨開花的小草,都要在天亮前早晨陽光還沒有照到她們時準備好,陽光一耀在她們身上,就努力舒展開放出這小草一生僅有的一朵小花來。

今年只有一朵小花有幸愛什麼顏色就開什麼顏色。她不知盼望了多少美麗的顏色,盼望了多久,現在她居然得到了比任何一個顏色都要更美麗,更高超的無上滿足。

宇宙之間顏色真是多呀,又都這麼好看,沒有一個顏色本身不是美麗、純粹的,又完善的。而這些顏色又有無窮的配成雜色花樣的可能!

同時開花的姐妹都已派到了顏色,已在忙碌著準備等天明時第一線陽光的命令了。她們謙虛地告訴她說這些派到的顏色都是常見的,可是她們已經快樂極了。

她心上想:「要比這些顏色都要好可真是難!若是想不出一個特別出色的,又真對不起花使的好意,對不起自己,對不起這個機會,更對不起大家。她不是自大,也不是自私,只是要不辜負這個重要的使命。

太陽猛地在東邊山頭昇起來了,陰影清楚地在地面掠過,比閃電還要快。在千千萬萬應時盛開的叢花裡,有一株美好的枝梗,擎著一個沒有顏色、沒有開放,可是就已經枯萎了的小蓓蕾。

待續...
2008/07/10

情緒

今天早上起個大早為兒子、女兒煮麵,因為女兒那天吃了一口很興奮地說:媽媽今天的蛋蛋麵好好吃哦。而且很難得地在十分鐘內就把麵吃完。但是今天又回復常態:一早起床一臉痛苦、幫她們換衣服、招呼著去刷洗,雖然有點勉強,但至少都有在動作。

但就在我回到廚房收拾時,耳邊傳來嬉戲的聲音。走到卧室,看到兩姐弟都還在床上吹哨子,雖然已經告訴過自己不要因為他們影響自己的心情,但是修煉還不夠,看到這番景像還是生氣了。

忍 下氣平靜問了聲:「姐姐刷牙洗臉了嗎?」她說:「為什麼弟弟、爸爸都不先做?」如果女兒夠聰明應該知道這時悶著頭做就對了,還敢抗告,遇到我這個靠說話吃 飯的媽媽,根本就是自己找喳:「如果要比,每天媽媽都是最早起床的。要比較,一定可以找到比妳早、比妳晚的人,為什麼不想想妳現在應該做什麼?時間不早 了,待會要上陶笛課,是不是該起床了?」

既然開口了兩個就一起解決。還不會看臉色,但是知道媽媽一旦數落起來就會被罵很慘的弟弟,我才開口,就趕緊用很不耐煩的語氣滅火:好啦,我要去刷牙了。

此時氣沒了,但是很沮喪。

全職家庭主婦最大的危機就是:家人是她最大、也是唯一的資產。只要家人出了問題,個人價值就都沒了。平時苦心積慮給他們好的教養,常常很容易像這樣輕易地瓦解。

是我的問題嗎?是我太嘮叨了嗎?是我太嚴苛了嗎?

國中時,如果考試考得不好,回家後就把自己關進書房,在心裡狠狠地把自己罵一頓。用不著老師父母的責難、鞭苔,自己會給最大的折磨。遇到問題怪自己、貶低自己的壞習慣或許就是這樣來的。

但這是不對的。今天一大早起床,做了母親該做的事:準備早餐、打點姐弟倆的衣物、叫他們起床,和顏悅色。小孩調皮天生自然,為了這種事沮喪難過?似乎又犯了我偏執走極端的毛病。不要用上班的心情要求小孩,否則真的是自找氣生,以前自己不是說過小孩需要「等待」嗎?

在家裡要有規矩,但執行起來要多點耐心,只要有在動就睜一眼、閉一眼吧。若真犯了錯或屢勸不聽,說之以理是一定要的,但有時為求一快,大吼一聲可以出氣,但僅是以聲勢暫時鎮壓,久了小孩也就不怕。可誰沒有情緒呢?工作壓力、交通繁忙、時間緊迫都會把人逼出氣來,這時小孩再一個不如意,情緒就很容易這麼順著渲泄出來。

平靜後一種大欺小的愧疚感由然而生,過意不去之下,會在睡前或為孩子洗澡時向他們解釋、說明當時為什麼發脾氣,並真誠地向他們說聲對不起。但結果往往他們早已忘了被罵的事,就算回憶起來也無所謂,還會很大方地說聲:沒關係啦。對比之下,大人實在是太小氣,也太會記仇了。

就我的觀察,這是因為孩子已經看透你了,他知道你對他的責罰不過是一時的「小孩子氣」(大人也是有孩子氣的時候),過了就好了,本質上爸媽終究是愛他的,再怎麼凶狠也不會真的對他怎麼樣。就像老人家說的:吃定你了。

不過生氣時的話真的不能聽、也不要說,言語暴力加上情緒推波助瀾,就像颱風加上漲潮,傷人威力可能句句見骨,有時一輩子都不會好。所以孩子管教時無所謂的態度,或許是種心理自衞機轉,保護自己不受傷害。但這副不受教的態度可能又讓管教者捉狂。放下情緒,或者為情緒找個正當的出口吧,對周遭的人苦苦相逼看來是個惡性循環。

十點半了,該去接女兒下課了。不是你的氣不要生,但該做的呢,還是要做。
2008/07/04

自我感覺良好_如歌的行板

在最近看的一本書「繁花盛景」中讀到一首瘂弦的詩「如歌的行板」:

溫柔之必要
肯定之必要
一點點酒和木樨花之必要
正正經經看一名女子走過之必要
君非海明威此一起碼認識之必要
歐戰,雨,加農砲,天氣與紅十字會之必要
散步之必要
溜狗之必要
薄荷茶之必要
每晚七點鍾自證券交易所彼端

草一般飄起來的謠言之必要。旋轉玻璃門
之必要。盤尼西林之必要。暗殺之必要。晚報之必要
穿法蘭絨長褲之必要。馬票之必要
姑母遺產繼承之必要
陽臺、海、微笑之必要
懶洋洋之必要

而既被目為一條河總得繼續流下去的
世界老這樣總這樣:──
觀音在遠遠的山上
罌粟在罌粟的田裡

讀完之後不知詩人意之所指,但詩裡一再重覆的「之必要…之必要…」餘韻迴盪,讓我想起如果是我,我的「之必要」是什麼?

這本書特別之處是附了二片DVD為書中作品作者本人或評論者的訪問錄影,DVD上蕭蕭先生評介時說:「這些必要其實都非必要…,必要或非必要,重要的是讀詩的人參與了其中思考的過程…」。聽到此,會心一笑,說的不就是剛才的我嗎?

更精彩的是最後有一段短短不到幾分鐘的瘂弦錄影。當心被作品觸動時,期待看到作者本人的感覺就像粉絲盼望偶像一樣。訪問的主題是談創作,瘂弦先生借了一句大陸的用語:自我感覺良好。他說,現在這個時代太紛亂,可以追求的目標太多,創作者不要急著收獲,自己訂定一個標準,用盡每一分力氣去試,無論最後有沒有達到目標,都算成功。

是啊,好一句「自我感覺良好」!

剛開始台中的家庭主婦生活時,卸下工作束縛,心情應該是輕鬆的,但卻常常感到心慌:慌什麼事都沒做,台北同事卻與日俱進。我停人走,自已是否就被時代潮流遠抛在後?

經過幾年之後心態慢慢有所調整。日前兩個台北的同事搭高鐵順道來台中找我吃個飯,看著久未見面的彼此,我笑說:人到了一個年紀,無論過多久見面,都不會有什麼改變。

話題從春水堂悠閒的上菜速度,到七期一坪六、七十萬的房子,同事說有天比較戶頭裡去年和今年同期的存款竟然才成長不到數萬元。我們驚訝著,一個收人百萬的人單身在台北竟然一年要花百萬?台北到底是淘金的地方,還是散金的地方?

話題因而繞到理財,另一個同事談到股票如何讓他一下子賺入四、五十萬,又一下子成了負二、三十萬。另個同事的基金也好不到那去,接Case、上課還是比較穩當的。聽著這些賺錢的方法,我勸他們說:錢是永遠賺不完的。

世間有太多的標準可以追求,曾經就像訓練有術的海豹,看到訓獸師亮出的餌,便馬上使盡混身解數,不顧一切地跳高、跑快,只求一個嘉許的眼光。

有了孩子、父親過世後,人生中兩個重大的改變,讓我開了心眼:自我感覺良好最重要,別人的感覺太虛無了。

家庭主婦的社經地位很低,總被視為二級的後備角色。這是唯一讓我在意的地方,不甘安於一個平凡的家庭主婦。但先生一直用言語、行動表示對我這個家庭主婦的肯定,加上和子孩的相處,讓我有機會再次過一次快樂的童年:和兩個天真的小孩一起畫畫、一起唸書、一起經歷許多的第一次…。

慢慢地,放下比較、打量同儕的不安,就像到一個熟悉的餐館,可以滿意、專注地享受自己選擇的餐點,不再左顧右盼、張望其他的人點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