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聰明
詩,短短的,讀起來很輕鬆,讓小二男孩願意、有信心讀,總是要能入他的眼,「閱讀」才會發生。但詩雖短,好詩威力可不小,就像子彈,一顆就能讓人腦袋「開花」,我是說想像開花。
詩的子彈就是「詩想」,林煥彰在《童詩二十五講》在第一講便指出:「詩想」比什麼都重要。
想法特別,寫出來的詩就會特別;有「特別」就會教人不容易忘記它。也會教人心癢癢、手癢癢的想學它。嗯,這便是我想達到的目標:想學它。
這個暑假,一本《樹先生跑哪去了》就夠我們唸,好詩要慢慢讀。一開始我帶著飯粒弟一起讀,後來,他自己會去翻。
那一首詩會中選呢?很好笑,一開始他會選「短」的,當然是基於比較少、比較快讀完、寫完的考量。我告訴他,少不見得比較好寫,你要選你喜歡、有感覺的,而且模寫時可以只取其中一部分,不用全部照樣造句。他這才鬆了口氣,放輕鬆,用「心」去讀、去感覺選出當天喜歡的那首詩。
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詩,不會作詩也會吟。讀詩,就是欣賞作者詩想,學觀察、培養生活品味,而且就像那個在林子裡走路的美國詩人羅伯特.佛羅斯特(Robert Frost)說的:「看起來很愉快,讀過之後覺得自己又聰明了許多。」
讀詩可以變聰明,飯粒弟很需要。
好啦,我也很需要。
思考
《童詩二十五講》中提到,大部分的童詩都是在描寫外表、比喻,以雨滴而言就說雨滴像什麼⋯⋯,但以下這首:
雨滴/作者 于勒·蘇佩維埃爾(烏拉圭) /翻譯 葛雷
我尋找剛落入卻能引發更深一層的感受,從一顆小雨滴,擴大到一整片大海,心變大了,如果剛好有什麼不開心的,好像也不太重要了。
大海的雨滴,
在它迅疾的墜落中
比其他雨滴
更光輝奪目,
因為只有它
能夠懂得,
永遠消融在
海水裡的甜蜜。
讀詩種下的果,暑假有天剪髮完,飯粒弟作這首:
我在頭上種東西/飯粒弟
我在頭上種東西
每天吃飯
跑步
晒太陽
還給它洗洗澡
收成了
頭上光溜溜
有些種子掉下來
癢癢的那「癢癢的」是智慧嗎?希望 :-)
真
我愛看書,也因為飯粒弟不愛看書,去圖書館借書後我會一本本拿來讀讀看。有些實在讀不下去的,便直接拿去還,留下有趣的、特別的,希望讓他對書有好印象。和小孩說話不一定要:車車、狗狗,總覺得他們雖小,但不幼稚,其實小孩的心最清澈,他們的眼睛最明亮!
後記:
如果想和小朋友讀童詩,可以試試這幾本,我讀過覺得不錯,根據和飯粒弟相處的經驗,八歲小男孩看得懂、讀得進去的。- 樹先生跑哪去了/林世仁編
- 如果我是一條魚/金波
- 林良的詩/林良
- 為什麼,為什麼不?/王淑芬
- 全都睡了100年 /林小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