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5

家生活:星期五

每天做菜,便想把這件事做好。找書這個主題有的沒的書來看,覺得有趣的:《伊麗莎白‧大衛的經典餐桌》,Michael Pollan 的《雜食者的兩難》、《烹》、林文月的《飲膳雜記》、《魚翅與花椒》、《如何煮狼》⋯⋯,也有傳統食譜書像楊桃出版的、MASA、保師傅的。

但做菜這件事怎麼教呢?

光是鹽、油、醬油,調味料牌子不一樣味道就有了差別,再說食材,沒有品質一模一樣的蘿蔔、五花肉條。做菜那天的溫度、溼度,而鐵鍋、瓷鍋不同加熱時間也不一樣。唯一能憑靠的就只有煮菜人的判斷:顏色、味道、生熟度。最後成果也由吃的人主觀認定:好吃,或不好吃。

從頭到尾,幾乎不可能複製一模樣。只能靠廚師。

覺得最受用的一本是《鍋裡的秘密》,作者艾維.提斯(Herve This, 1955-)是法國當代物理化學家,在1993年「分子廚藝」這個詞還沒出現的三十年前寫下這本書。(1998年艾維.提斯才將他廚房裡的理論化約成「分子廚藝」(Gastronomie Moleculaire)這個名詞。)

他說:「科學可以讓我們看見平日習以為常的世界外,還有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存在」,比如,咕嚕咕嚕冒泡的湯鍋裡其實有一個宇宙:

由不斷運動的原子和分子組成,分子是什麼模樣取決於每個人的想像力。⋯⋯在化學家眼中是一下裂解、一下聚合的彩色球體。對物理家而言,是如撞球般堅硬的互撞球體。 有時則想像為小型的太陽系,彼此像磁鐵般互相吸引;有時則視之為自湖心逐漸漫開的一圈圈漣漪。

喜歡他看廚房的角度,我不是化學家也不是物理學家,但在買菜、構思菜單、做菜時,我也有一個屬於我自己的宇宙,很難說給別人了解,平靜而深遂。

艾維.提斯的口吻不僅充滿詩意,他用微觀的角度說明科學脈胳,讓我在做菜時不覺地潛入湯、肉纖維裡,想像著那些分子的運動,或固化或分裂。因為這樣的理解,做菜遇到變數時,便能掌握一個方向,推理、找到朝目標前進的做法。

YouTuber 裡專業廚師做蕃茄肉醬時都加紅酒,昨晚便也把家裡買了好久的紅酒開瓶(先生不喝酒,但某天卻買了瓶紅酒,放了好久),讓肉醬有一個獨特的甜味。本來打算今天中午吃,但打開冰箱,看到為了做肉醬買的西洋芹還有很多,一根上星期到現在的紅蘿蔔、幾片昨晚剩的豬肉片,還有沒吃完的白飯,而且湯昨晚還有大黃瓜湯,因為湯的關係,中午改吃炒飯,比較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