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9

有意識,有意思

每天都要陪小四生練琴,希望可以讓這件事變得有趣,有意思一點。

網路搜尋,發現是有方法、有策略的:

  • 具體目標/What
  • 問題/原因/Why
  • 方法/How
每次練琴設定一個「目標」,比如:今天要把不順的幾個小節拉好。

「問題」是為什麼不順?因為很快地換把位,同時又有很多音符要按。

怎麼換把位才順?先試試放慢速度,拍速60,一個音一拍時是可以拉好的。但是加快就拉不好,問題在:如何快速切換到正確的把位上。

我們想起,剛學琴時老師會用立可白點出每個音的位置。家裡沒有立可白,用小貼紙貼好了。找到正確的把位位置,貼上貼紙。「耶!可以了耶!」

一樣先拍速60,再調快。把位是換到了,但音多還是不順。為什麼?

我們看譜、邊按琴。試著想找到規則。他說:「只能背下來。」那就在譜上標出指法。「嗯,好多了!」

「好,把這兩個小節練10遍。」練到很熟,都不會錯為止。

就這樣,有目標地練琴後,每天就像在「短跑衝刺」,目標清楚,也做得到,練琴完的感覺是踏實的。

心流

「清楚知道自己現在在做什麼。」

這是一個人達到心流狀態時的感覺。有意識地去問自己:我現在在做什麼?才有「活著」的感覺,也才能享受每一時刻,而不是應付每個時刻。

從拉音階開始,便請他回想一下老師上課時要他拉的是什麼樣的聲音?某天我們播放今年五月,半年前的錄音來聽:「現在拉音階和之前有不一樣嗎?」

去感覺。自己還能「感覺」,還有「感覺」,就是一件很棒的事!

每次練琴都先想今天要挑戰什麼、克服什麼,有目的、有意識、有方法地練琴,雖然也是要一個小時,但這一個小時是在不知不覺中過去的,感覺似乎才一下子而已。然後在滿足的心情下結束。練琴雖然有點辛苦,但卻是「苦甘」的。

這星期上課,老師很滿意這次功課的結果,誇了他還給了賞金。

參考:

高效练琴方法,20分钟练出1小时的效果!:科學練琴的方法,受益良多。

帕爾曼強調要「慢慢練」:「練琴要有計畫、有耐心。絕對不能急,寧願花兩小時用腦袋練琴,也不要浪費八小時不知道自己在練什麼。」下面這影片最後他說:每當遇到15歲以下的小孩要他簽名,他總會在簽名上寫下:「Practice slowly.」然後他搞笑學起一旁的媽媽的反應:「你看!帕爾曼先生也這麼說!」

我還聽過他說慢練的一個好處:忘得也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